当前位置:

三湘情 建行心丨激活一个产业 带富一方百姓

来源:红网 作者:肖娟 吴芳 通讯员 龚茵梦 编辑:杨淑华 2020-09-27 14:23:50
时刻新闻
—分享—

1_副本.jpg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肖娟 吴芳 通讯员 龚茵梦 邵阳 报道

今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脱贫攻坚质量怎么样、小康成色如何,很大程度上要看“三农”工作成效。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近日,红网时刻新闻记者走访邵阳多个产业基地,看到了一片动人的场景:一顶小小的假发,带动10多万人就业,远销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一袋袋豆制品,通过长沙高桥大市场发往全国各地,成为享誉吃货的驰名休闲食品;一台台智能电饭煲从邵阳生产线下线,返湘青年可在家门口就业,工作和家庭不用“二选一”……

2_副本.jpg

建行支持的生态农业企业,村民正在喂鱼。

激活一个产业,带富一方百姓。建行湖南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文爱华表示,金融领域长期存在“农村补贴城市、农业补贴工业”的现象,作为大型国有银行,应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乡村金融,从满足传统单一的农户信贷需求,向新兴农业生产体系、产业体系、经营体系下综合多元的金融需求演进,从而实现城乡金融服务均等化。

金融创新带动整个产业 “邵阳造”假发远销全球

见到刘晓忠时,他正在崭新的厂房里忙上忙下。刘晓忠是邵阳美丽来发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丽来)的董事长。公司以前是租的厂房,现在搬到邵阳经开区发制品产业园,不仅有员工宿舍、食堂,还有乒乓球室、KTV房,300多名员工正在各自的工位上忙碌。

02.jpg

邵阳美丽来发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晓忠(右)。

去年在长沙召开的第一届中非经贸博览会上,邵阳假发大放异彩,成为很多非洲客商的心头好。不过,在改革开放初期,假发是“一个讨米的生意”。

“当时为了省剪头发的钱,很多人都留长头发,我们就4角钱/斤收,5角钱/斤出。”据他回忆,一个河南许昌人来邵阳收购头发启发了家人,于是开始回收头发,做大后前往深圳开设假发厂,并带动诸多老乡前往深圳等沿海地区务工。“如今,好头发能卖到6000-8000元/公斤。”

2004年,邵阳市政府招商引资,刘晓忠决定回邵阳,创办美丽来发制品有限公司,“不仅是我自己,当时在深圳厂里干活的工人很多也是邵阳人,我们就都回来了。”他同时还担任邵阳市发制品行业协会的常务副会长、秘书长。

4_副本.jpg

假发加工现场。

说起与非洲的结缘,他进一步打开了话匣子。

2005年,在省贸促会的带领下,刘晓忠第一次走出国门来到非洲乌干达参展,湖南的假发、打火机、五金配件、碾米机、工程机械就这样走出了国门。“来到非洲,才发现假发这么受欢迎,短短几天时间货物就一卖而空。”

5_副本.jpg

邵阳假发销往海内外。

为打开销路,刘晓忠开始学习英语,主动进军非洲市场推销假发制品,一顶顶湖南造假发成为加纳、乌干达、南非、尼日利亚等非洲女性的心爱之物。

假发生意越做越大,2008年,他还前往孟加拉开厂。他也因此成为邵阳假发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见证者。

“没有建行的支持,不仅是我,邵阳的发制品行业就不可能做这么大。”刘晓忠表示,假发生意起步时,厂房是租的,也没有其他固定资产抵押,赚的钱都押在货上,发展很受资金限制。

建行针对进出口企业率先推出“融货通”,解决发制品行业的假发存货流动性不足的问题,助力国际贸易融资,大大地促进了邵阳假发产业的发展。以美丽来为例,今年因疫情期间建行为其降息授信共7700万元贷款,其中美丽来已支用贷款资金5700万,其子公司美丽湘龙已支用贷款资金1000万。

3000万美元、4000万美元、5000万美元……美丽来公司出口量越来越大,假发行业也从“一个讨米的生意”变成邵阳的支柱产业。2018年,邵阳市发制品行业共出口2.77亿美元。其中,大部分假发卖到了非洲。

6_副本.jpg

工厂里忙碌的女工。

假发产业的发展壮大也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据刘晓忠估计,光邵阳从事头发收购、走南闯北的群体就有10万大军,产品远销美国、非洲、欧洲等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且,带动周边多个地市从事假发行业。

返湘青年无需家庭工作“二选一” 金融服务助力湘商“归巢”

07.jpg

迷你型电饭煲迎合单身人群的需要。

信息化驱动、自动化设备生产,一个个科技感十足的电饭煲从流水线上被生产出来。近日,记者来到位于邵阳经开区的拓浦精工智能制造(邵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拓浦精工”),10多秒就能制造出1只电饭煲的内锅,无需人工操作,机器人有条不紊地操作和加工。

近年来,受政策吸引,湘商“归巢”投资创业。老乡回来后“留得下”“发展好”?金融服务是不可或缺的一步。

8_副本.png

拓浦精工为国内多个家电品牌巨头代工。

拓浦精工总经理助理王远燕介绍,2017年公司成立初政府提供了多项支持,目前企业订单较多,正是生产销售的旺季,前期与建行的合作非常顺畅,邵阳建行为企业共授信2个亿贷款,帮助企业发展生产。

除了智能电饭煲,公司还生产扫地机器人、无线吸尘器等产品,不仅用于内销,还成功出口到日本、欧洲、澳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近年来,不少来自国际知名品牌的大订单落入拓浦精工,为了赶制订单产品,企业不仅面向邵阳本地,还通过网上开展广泛招聘。

9_副本.png

在家门口上班的年轻人。

80后李中欣就是从网上看到招聘信息后选择回家,目前是拓浦精工的一名组装工人。她告诉记者,“以前在广东上班,回来后离家近了,工资也满意。虽然公司包吃住,但我现在基本每天都回家看小孩。”

舌尖上的美食成为武冈名片 吸引数万人家门口就业

03.jpg

卤菜成为湖南武冈的名片。

在有着“中国卤都”之称的湖南武冈市,豆制品已成为当地支柱产业之一。随着武冈被命名为“中国卤菜之都”,卤豆腐、卤铜鹅等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武冈卤菜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就连武冈当地的特色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也被简称为“卤菜办”,可见卤菜对地方的标识性作用。

然而,“一不打铁,二不做豆腐”这句古话却在邵阳流传已久。做豆腐是个力气活,更是个技术活。武冈豆制品在全国范围负有盛名,大大小小豆制品加工实体有几百家。数据显示,武冈市有80多家规模企业,而豆制品加工企业达38家,占比40%以上。

08.jpg

工人为即将到来的销售旺季备货、封边。

2005年成立的武冈市法新豆业有限责任公司就是其中的一家,公司总经理吕爱华曾经在广东务工,后决定回老家做豆干。经过10多年的发展,企业从村里到镇上,如今搬到了武冈的园区,成为一家带动300多人就业的特色企业。公司也从一个小作坊,成长为多家休闲食品上市公司的代工商。

“中秋、国庆即将来临,公司也步入了生产旺季。平均下来,一天就要采购30吨豆子做原料。今年由于疫情影响,公司感觉有一定的资金压力。”建行武冈支行正在拟为其申报15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

06.jpg

卤菜带动了地方特色产业铜鹅养殖的发展。

在武冈,卤菜不单单是舌尖上的美食,还是带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引导群众脱贫致富的法宝。借助卤菜名片,食品加工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大豆、铜鹅、肉牛、辣椒等特色种植养殖业发展。资料显示,如今,武冈食品加工产业已形成“食品加工+种养基地+农户”的产业扶贫模式,5万余人在“家门口”走上岗位。

红网系列报道:

三湘情建行心|山里的建行人

三湘情建行心丨脱皮鞋穿草鞋 为乡村振兴闯金融新路

来源:红网

作者:肖娟 吴芳 通讯员 龚茵梦

编辑:杨淑华

本文为财富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money.rednet.cn/content/2020/09/27/8394377.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财富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