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湘’聚论锂 ‘碳’起新程暨每周说锂长沙站”线下活动在长沙举办。
红网时刻新闻8月29日讯(记者 吴芳)8月27日,由广州期货交易所(以下简称“广期所”)支持,中信建投期货联合湖南省期货业协会、华创证券、期货日报等机构举办的“‘湘’聚论锂 ‘碳’起新程暨每周说锂长沙站”线下活动在长沙举办。
活动吸引了来自锂电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贸易公司、金融机构及媒体代表等近百人参与,共同探讨锂资源供需格局、碳酸锂价格走势及期货工具在产业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助力锂电产业链企业应对市场波动、实现高质量发展。
每周说锂长沙站活动现场。
“自2023年7月上市以来,碳酸锂期货已平稳运行满两年,推动期货定价模式也成为锂电上下游企业的共识。”中信建投期货总经理助理、上海分公司负责人岳重光作开场致辞,他认为,当前,碳酸锂期货不仅成为国内锂电产业广泛认可的重要定价基准,更获得了国际市场的认可,成为全球碳酸锂贸易的重要定价参考。
主题演讲环节,弘则研究分析师方正解读了宏观变局下汽车行业的机遇与挑战。他表示,在国外政策反复变动及“抢出口”效应下,各国出口数据普遍超预期,市场重新定价关税影响和风险,经济预期和风险偏好不断修复,从内需来看,我国汽车行业正面临供需缺口的挑战,但海外市场依然有增长潜力。他认为,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的破局之道,便在于拓展海外市场和布局高端市场。
在“反内卷”政策引导下,碳酸锂行业供需格局正经历深度重构。从江西到青海,碳酸锂“反内卷”已经开始具体落实,相关政策已经开始刺激碳酸锂价格中枢阶段性上移。
富宝锂电总经理吴淮民表示,当前“反内卷”东风叠加部分地区矿山供应扰动,正引发超预期供应收缩的担忧,但实际需求增长疲软与高库存现实,也不可忽略。
吴淮民认为,从历史经验看,单一矿山停产事件对价格的托底效应依然存在,但矿端停产并不等同于产能永久退出,其仍保有复产弹性。若当前开工水平维持、无新增减产发生,今年8月,碳酸锂市场或呈现紧平衡状态;若随着下游需求量回升,今年9月,碳酸锂市场则有望出现月度口径下的去库表现。
“墨柯说锂”创始人墨柯作《碳酸锂需求分析与期货价格的关系》主题演讲,在他看来,虽然当前锂电产业链的供应端面临产能收缩预期,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当前产量远大于需求,而产能又远大于产量,导致中国市场锂电池产能远高于全球市场需求量。在此背景下,我国锂电市场已经开始有意识地通过控制锂电池产能建设步伐,来淘汰落后产能。他认为,在“反内卷”背景下,可能通过减少供给、稳需求等方式来“去产能”。
“从目前的行业现状看,碳酸锂大概率仍不具备脱离周期底部的支撑,价格还将围绕底部中枢运行。”中信建投期货分析师张维鑫表示,当前碳酸锂价格处于短期中性水平,后市仍有可能因为供给扰动炒作而再度上行,彼时将是好的卖出套保机会。不过他提醒,在当前态势下,无论是产业客户还是投资者,都应该理性持仓,注意控制风险。
期权作为一个新的金融衍生工具,相对于传统期货套期保值,可以结合行情以及客户需求,匹配不同的策略,减少客户流动资金占用以及帮助客户优化利润。方顿物产场外衍生品产品经理杨牧康弘举例称,当下游企业需要向上游采货时,因行情处于震荡状态,可以运用经典累购期权,每日现金结算期权收益,相当于企业每天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采货。该策略的优点在于没有权利金,在预计价格区间内,每天都有收益;缺点则在于价格向下跌破执行价格时,将触发双倍赔付。
圆桌讨论环节,由期货日报首席记者刘威魁主持,热联集团、诚筑投资、弘则研究、江苏龙蟠等产业、机构代表,围绕“‘内忧’or‘外患’,谁才是碳酸锂‘反内卷’的核心矛盾?”议题展开讨论,共同探寻锂电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策略。
湖南省期货业协会秘书长王娟媛表示,期货市场在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未来,协会将积极履行职责,持续引导会员单位发挥专业优势,通过深入企业调研精准对接需求,开展培训与交流活动普及期货知识,助力企业熟悉并运用期货工具。
来源:红网
作者:吴芳
编辑:肖娟
本文为财富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money.rednet.cn/content/646942/63/15238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