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郭雅倩 通讯员 杨伊媛 陈润彦 郴州报道
麻阳冰糖橙,樟树港辣椒,湘潭湘莲……众多湖南农产品享誉全国。而近年来有调查显示,网民最爱搜索的湖南农产品top3中,东江鱼是其中之一。其品牌之响亮以至于让人忽略产地为郴州资兴。
常吃鱼的人讲究一个“鲜”字,鲜味和鱼的品质紧密挂钩,东江鱼算得上是其中翘楚。
10年前,“东江鱼”就被国家质检总局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其品质、声誉均受认可,且产地特定,只有东江湖里才有东江鱼。
好水出好鱼,东江湖常年低温,水源优质,不过滤净化,也能直接饮用。这让东江鱼肉质鲜美,口感细密。
自然地理的优势让郴州资兴成了“湘南洞庭”。官方数据显示,2023年,郴州资兴东江鱼养殖面积20.48万亩,产量3.67万吨,东江鱼全产业链实现综合产值近30亿元。
而东江鱼从起初养殖到端上全国甚至世界各地的餐桌,背后是东江鱼全产业链发展,每个环节都离不开金融的助力。
近年来,邮储银行湖南省分行完善产品矩阵,全力支持当地特色产业发展。邮储银行湖南省分行持续创新信贷产品、搭建合作平台,以“互联网+大数据”为基础,通过开发线上纯信用产业贷产品,为广大农户、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提供高效、便捷的资金支持,助其发展壮大,聚焦湖南重点特色产业,累计投放贷款金额超550亿元。
金融活水助“三农”
渔民端牢饭碗有信心
龙先生18岁就跟着父亲学养鱼,在父辈手上接过100亩鱼塘后,养殖草鱼和雄鱼,然而产量和收益不及预期。后来了解到鳜鱼销售市场好、利润高,决定转型升级,加大特种鳜鱼鱼苗的投放。
想转型,先得有投入。养鳜鱼对水质要求很高,还要吃活鱼活虾,一切得先租赁扩建鱼塘,才能启动。资金问题成了转型的“拦路虎”。
“邮储银行得知我情况后,上门服务,指导我用手机银行操作,几分钟就拿到了50万元的授信额度。”去年,龙先生顺利租下了资兴的蓼江镇水库,生意也越来越好。
他有想法继续租赁资兴多处水库进行鱼塘扩建,于是再次找到邮储银行。“我们针对龙先生的情况,综合了‘产业贷’‘农信担’‘极速贷’等多种涉农贷款产品,共为其授信125万元。”邮储银行资兴市支行客户经理介绍道。
“规模越来越大,现在也慢慢做得越来越好了。”龙先生的鱼塘,从100多亩逐渐发展到400多亩。原先,平均6个月出1批鱼,现在最快3-4个月出一批鱼,一年可卖三批,主要销往杭州、上海、北京、长沙等地。
今年,鳜鱼批发价维持稳定,鳜鱼口粮却便宜不少,对龙先生来说,本应是个丰收年。然而,今年8月资兴遭遇的暴雨冲毁了70亩鱼塘,受灾损失约300万。“新的鱼塘一条鱼都没剩。”
邮储银行资兴支行再次增额52万元用于灾后重建,利率十分优惠。龙先生又恢复了信心,“多亏邮储银行,现在有资金过渡了,今年过年前打算把鱼塘恢复好,明年继续养。”
从最初租赁鱼塘启动转型,到鱼塘规模扩大收益增长,亦或是受灾时的救灾支持,邮储银行资兴支行积极回应需求,持续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为东江鱼养殖提供支持和助力。
在资兴,像龙先生一样的养殖户还有很多。邮储银行资兴支行联合相关单位举办资兴市东江鱼养殖产业活动,为东江鱼养殖户打造“线上信用户贷”“极速贷”“农担贷款”等产品矩阵,全力支持当地特色产业发展。
金融赋能促发展
冷链鱼从0到1远销海外
让东江鱼能够锁住鲜味、销往全国,液氮冷冻的技术和设备功不可没。
2021年范先生从深圳返乡,成立了一家东江鱼冷链加工渔业公司,这也是郴州资兴首家拥有液氮速冻生产线的公司。
收购东江鱼、清洗整理、将鱼头、鱼身、鱼尾分割,冷藏加工包装,一袋袋新鲜干净的东江鱼便发往全国各地,供不应求。“投产的头一年就做了500万,第二年做1000万也没啥问题。”范先生说。
他认为,能从0做起来,最关键的是第一笔50万的贷款。他回忆,“当时回来口袋里没一分钱,融资非常困难,没有实物资产抵押,也没有愿意来担保的。公司成立之初也没有流水。”要买设备办厂、要采买活鱼,资金掣肘是现实问题。
范先生一筹莫展时,恰逢邮储银行开展普惠金融进园区活动,信贷客户经理现场指导申请“产业贷”,快速放款50万元,解决了资金短缺问题。他感叹,“真的是雪中送炭,让我当时能够按时把液氮鱼头交付给客户。”
目前,东江鱼的市场需求远超预期。公司一个月采购活鱼就需6-8万斤,旺季期间单月收购量达到10万斤。“今年和餐饮合作伙伴,把东江鱼的鱼头销到香港、新加坡,送到国外去了。”前段时间,新鲜的东江鱼在北京、海南、海口等地都已陆续上货。
金融赋能产业发展。一家东江鱼冷链加工渔业公司就这样从0到1,短时间内订单量飞速增长,将东江鱼送往全国各地甚至端上餐桌、远销海外。为了让供给能跟上终端的需求,范先生考虑从上游养殖发力提高产能,打算继续借助金融支持将业务向上游延伸。
金融服务添动力
覆盖全链条“吃透一条鱼”
湖南省第二届旅游发展大会在郴州召开,东江鱼火爆出圈。
东江鱼的品牌优势,让深加工的东江干鱼、火焙鱼、即食鱼等本地特产订货量持续上升。“我们这边做干鱼是蒸熟再烤,与其他地方生晒的方式不同,没有腥味,而且吃起来肉质饱满。”资兴东江鱼烘烤制作加工商李先生介绍。
“现在需求量非常大,周转资金不足。下游收购的价格也上涨了。我们做加工的,就是那一下要资金,要得急。”李先生的加工厂目前每天光收鱼的成本就要10万元以上,一天的加工量就有1.5斤-2万斤。
正急于没资金,邮储银行资兴支行主动上门服务,李先生获得今年的第一笔贷款,额度120万元。“9月刚刚放的款,放款时间非常快,不到一周,给到非常大的帮助,我们做这个行业就有底气。”
如今李先生的加工厂出产的东江鱼精深加工制品已供给到零食很忙、良品铺子等一系列知名零售终端店铺。他表示,“从身家几百块到现在,做大做强离不开银行的支持。现在几乎是每年贷、每年还。”
每年4月至10月是资兴东江旅游旺季,“在旅游区做生意,我认为特色很重要。”东江湖畔一家集餐饮、住宿为一体的民宿袁先生说。
袁先生之前做“东江特色鱼宴餐饮”,烹饪方式独特,将东江鱼变着花样端上餐桌,推出了“东江三文鱼”“东江活水鱼”“青鱼四吃”等一系列游客必点的特色菜肴,真正“吃透了东江鱼”。
随着生意慢慢红火,袁老板想把店面扩建成集餐饮、住宿为一体的特色民宿。2018年他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做民宿,很受游客的欢迎,当即决定要扩建二期。项目未动,资金先行。高效的金融服务为东江鱼产业发展增添了动力。“当时就在邮储银行办理了极速贷100万,三天就放下来了。”
从做东江鱼特色餐饮扩展为餐饮民宿“综合体”,袁先生已经跟邮储银行资兴支行合作了十余年,目前在邮储银行贷款余额共约140万元。
从养殖、冷冻、烘焙到特色餐饮,对于资兴来说,不仅是烹饪方式上“吃透一条鱼”,更是在全产业链条的发展上,借金融之力“吃透”东江鱼产业。
来源:红网
作者:郭雅倩 通讯员 杨伊媛 陈润彦
编辑:吴芳
本文为财富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money.rednet.cn/content/646856/56/14536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