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外汇管理局8月7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922亿美元,较6月末下降252亿美元,降幅为0.76%。与此同时,7月末,我国黄金储备规模为7396万盎司,为连续第9个月净增持。
业内人士认为,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下降。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分析称,7月中国外汇储备余额小幅回落主要是受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数据、货币政策及预期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由此前月度“五连跌”转为上涨,非美元货币对美元总体贬值产生的负估值效应。当月,美元指数上涨3.2%至100.0,为5月下旬以来新高,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涨跌互现。
展望未来,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国内宏观经济将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延续稳中向好态势,为国际收支保持整体平衡和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基本稳定奠定坚实基础。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也认为,按不同标准测算,当前我国略高于3万亿美元的外储规模都处于适度充裕水平。“在外部环境波动加大的背景下,适度充裕的外储规模将为保持人民币汇率处于合理均衡水平提供重要支撑,也能成为抵御各类潜在外部冲击的压舱石。”王青说。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国际储备资产多元化进程仍在稳步推进。当月,中国继续增持黄金储备6万盎司至7396万盎司,为连续第9个月净增持。“截至7月底,中国持有黄金储备余额增加至近2440亿美元,黄金储备余额相当于同期外汇储备余额的7.41%,为近三个月以来新高,环比上升0.09个百分点。”管涛称。
7月份,受避险需求支撑,伦敦现货黄金价格继续保持高位震荡,全月累计涨幅为0.3%,与上月基本持平。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高级研究员庞溟表示,在金价技术性调整的窗口期,近几个月来增持黄金,说明我国央行继续在优化储备结构、控制增持成本等目标间取得动态平衡。“从长期来看,黄金在避险、抗通胀、长期保值增值等方面仍存在不可替代的优点,兼具金融和商品的多重属性,因此我国央行推进国际储备多元化、在组合配置中动态调整黄金储备的战术操作不会改变,持续增持黄金的战略方向也不会改变。”庞溟说。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张莫
编辑:郭雅倩 实习生 黄雯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