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工银私人银行:走过9年岁月 任重道远

来源:红网 作者:通讯员 李炎锗 编辑:吴芳 2017-04-07 16:07:00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长沙4月7日讯(通讯员 李炎锗)如果说,扬帆起航的2008年是工银私人银行的发展元年,那么2015年就是工银私人银行开启新里程的一年。在这一年,工银私人银行业务收入迈入百亿元俱乐部,以领先同业的创利能力,成为工行“大零售战略”的先锋。

  如今,工银私人银行走过了9年的岁月,站在资产管理规模1.2万亿的高地,放在他的面前,则是更宽的视野、更大的目标和更具挑战性的未来。

  顺势而为聚焦私人银行

  与2008年成立之初时相比,2016年末工银私人银行客户数和管理资产金额均增长了16倍有余。快速发展首先归因于其顺势而为:改革开放三十余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一批具有市场敏锐度、敢为人先的高净值人群实现了财富积累。他们对于财富管理日益迫切、日趋多元化的需求,催生了中国的私人银行业,也造就了行业的快速发展。工银私人银行业务的成长,正是顺应了时代需要,抓住了市场机遇,根植于客户需求。

  集团实力铸就核心竞争力

  对于工行而言,工银私人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工行集团优势和根植本土的经营经验。工商银行服务着中国最大的对公、对私客户群体,稳健经营的品牌形象与诚信服务的企业文化深入人心,这为开展私人银行业务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借势工行集团强势的国际化战略布局,工银私人银行业务的全球化发展也已领先同业,境外服务延伸至21个国家和地区,基本形成了覆盖亚洲、欧洲、南北美洲及澳新地区的全球服务网络。通过集团境内外联动,让国内私人银行客户有机会在世界版图内配置资产,发掘投资机会,这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下,尤其重要。

  创新突破推动业务跨越式发展

  作为中资银行中唯一一家以产品中心定位的私人银行,从体制上保障了服务的专业性。面对数千亿的直接管理资产,工银私人银行将大类资产配置作为核心竞争力,秉承稳健投资、价值投资的资产配置理念,发挥MOM管理模式优势,与优秀的专业投资管理机构一起,不断提升投资管理能力,满足投资者的多元化需求。

  工银私人银行坚持创新和探索,率先启航的家族财富管理业务,从推出之日起,就是工银私人银行的未来重心。目前已成功落地家族基金业务10单,其中最大家族基金规模达6亿元。今年工行将推出国内首份《家族财富管理报告》,通过调研1500名超高净值客户,在全面了解市场需求的同时,还将集国内外业界专家之智,形成完整、可落地的家族传承解决方案,为家族财富管理这一国内新兴的行业发展奠定基础。

  因势而变推进专业客户服务

  9年间,工银私人银行汇聚了逾7万名客户。不断增加的客户规模,把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推到了所有人面前:如何精准地对接和回应每一个客户的诉求?

  工银私人银行的解决之道,一方面是建立客户分层服务体系,构建高净值、超高净值、专户客户、家族财富管理等四个客户层级,形成各有侧重的综合化服务方案。另一方面,以专业财富管理者的优势,掘金经济、金融市场大势,根据客户需求和利益诉求的不断变化,提供更多选择与更专业的投资建议。比如在市场波动较大的时候,主动调整产品发行及投资策略,降低市场波动对产品收益的影响。以稳健均衡为主题的工银私人银行,在市场逐步回归理性的大背景下,正在用其专业能力为客户真正做好资产配置,让客户赚取市场平均的收益和回报,而不是不切实际的赚取市场最高收益。

  此外,作为E-ICBC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私人银行不断探索建立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服务模式,将体验式、差异化的金融服务与融e联、融e购等线上平台服务融合。目前,私人银行客户购买产品已有98%以上通过网络渠道。未来,工银私人银行将会引入互联网咨询服务,以大数据为基础,为客户个性化地进行产品推荐。

  高标引领培育精英人才

  工银私人银行去年推出了品牌新主张:君子偕伙伴同行。聚焦工行与客户间彼此信赖、携手共赢,构建百年传承的伙伴式同行关系。这份承诺,需要一支专业化队伍来支撑。

  目前,工行已经拥有4200名服务私行客户的财富顾问,形成了高级精英、精英、标准等三个梯队。另外还拥有已获私人银行专业资格认证的2.5万人作为强大的后备役军团。财富顾问培训形成了完整的体系,采用长学制、名单制、阶梯式,总分行分层专业培训实习基地也初显成效。

  去年,工银私人银行开展了私人银行财富顾问专业服务技能大赛,六千名选手历时9个月,历经6轮层层比拼,涌现了一批具备“真功夫、硬功夫、苦功夫”的人才队伍。

  合作协同做大私人银行市场

  工银私人银行充分发挥资源整合能力,从内部跨部门协作,开展行内联动乃至集团内联动,与个人金融、信用卡、机构、对公等业务部门、工银瑞信、工银安盛集团子公司协作,达成能量聚合升级的协同效果。同时,要做大市场蛋糕,工银私人银行的发展眼光也不拘于同业竞争,已着手尝试跳出银行间、非银同业机构间的传统关系,拓展合作渠道,打开上游资金来源的渠道,开放下游产品配置的渠道,实施跨界资源整合。

  工银私人银行如何在银行体系既有的打法上,因势利导,因时而变,不断创新,发挥零售业务弱周期性的优势,成为客户结构与业务结构调整的突破点,成为工行转型发展的焦点。

来源:红网

作者:通讯员 李炎锗

编辑:吴芳

本文为财富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money.rednet.cn/c/2017/04/07/657807.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财富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