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湖南省发改委与工行在长沙联合举办“湖南企业境外发债业务培训会”,助力湘企境外融资。
红网长沙9月13日讯(时刻新闻记者 肖娟 通讯员 肖钢)今日上午,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中国工商银行湖南省分行在长沙联合举办“湖南企业境外发债业务培训会”,推动湖南企业充分利用好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抓住当前国际资本成本相对较低的有利时机,享受国家政策与改革红利。湖南省发改委副主任汤兹,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副行长、湖南省外汇管理局局长王地宁,工行湖南省分行副行长张慎等出席了会议。
简化监管程序,外债发行从审批制改为备案制
去年,国家发改委先后发出《关于推进企业发行外债备案登记制管理改革的通知》《关于做好对外转让债权外债管理改革有关工作的通知》两个文件,取消企业发行外债额度审批,实行备案登记制管理,简化外债发行的监管程序,鼓励企业利用外资,拓宽了融资渠道,简化了融资手续。
基于这个背景,湖南省发改委与工行湖南省分行举办了此次培训会,致力于帮助湘企合理境外融资,降低财务成本,实现长远的国际化发展。
鼓励境外融资,有效拓宽融资渠道
湖南省经济外向度偏低,为什么要鼓励湘企境外融资?培训会上,汤兹表示,一方面,省内产业转型升级对资金需求量大,单纯依靠国内资金难以承载;另一方面,国际剩余资本市场庞大,可缓解部分重大项目的资金需求。
“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到一带一路建设暨国际产能合作,2016年湖南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约3万亿元,单纯依靠国内资本市场、银行借贷等难以承载。境外发债不需要境内资产的抵押,不占用银行信贷额度,与境内债务融资不冲突,且周期较长、利率较低,对资金使用途径没有限制,可以有效拓宽融资渠道。”汤兹表示,希望本省企业高度重视利用外债,借此提升自身经营和财务管理水平,展现湘企实力;并要求各级发改委全力履行服务职责,至年底争取实现外债发行零的突破和利用外债额度超过利用外贷额度这一目标。
提供跨境金融服务,助力湘企“走出去”
近年来,工行湖南省分行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和湖南省委省政府加快企业“走出去”号召,通过国际银团、出口信贷、跨境融资等多种方式,推动湖南省优势和富余产能走出国门,促进国际产能合作。
该行先后支持湖南省建工加纳北部电网改造项目、中南勘测设计院泰国新能源项目、中车株机马来西亚动力机车项目、时代电气收购英国丹尼斯、湖南有色收购澳洲堪帕斯、华天收购巴黎中国城、中联并购CIFA等省内一批有影响力的“走出去”项目。
工行湖南省分行副行长张慎表示,省工行将充分发挥集团优势,通过专业的服务团队、先进的网络平台、丰富的产品体系,提供综合化跨境金融服务,力争为湖南开放型经济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来源:红网
作者:肖娟
编辑:吴芳
本文为财富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