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信银行长沙芙蓉支行周文轩:准爸爸捐赠造血干细胞

来源:红网 作者:通讯员 彭姣 张赞 陈万禄 编辑:吴芳 2016-09-12 16:47:17
时刻新闻
—分享—

9月5日上午,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两位造血干细胞捐赠者在这里采集造血干细胞。

9月5日上午10点,周文轩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就像抽血一样”,他乐观地笑着说。

中信银行长沙分行工会主席、副行长彭维佳(右二)带队前往医院看望周文轩。

周文轩造血干细胞采集完毕,中信银行长沙芙蓉支行行长王孟希(左一)一行代表慰问。

  红网长沙9月12日讯(通讯员 彭姣 张赞 陈万禄)9月5日下午2点左右,经过近5个小时的采集,周文轩的造血干细胞采集完毕,当天就运往上海注入一个患白血病孩子的体内,延续一个生命。周文轩也成为中华骨髓库第5936位成功捐赠造血干细胞志愿者。“希望他能康复,健康成长。”对于他来说,捐赠造血干细胞,让一个新生命得以延续,是一种责任,也是给自己即将出世的孩子最好的礼物。

  初配成功,自己跟一个生命联系在了一起

  周文轩是中信银行长沙芙蓉支行的客户经理,今年6月2日,他突然接到一个来自中华骨髓库湖南分库的电话,说他的造血干细胞已与一位不满两岁的白血病患儿初配成功,问他是否愿意进行下一步高分辨血液采集检验。

  “第一反应是诈骗。”后来才想起来,2006年,跟同学一起献血的时候,加入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他没想到,在十年后的今天,配型成功,自己跟一个素不相识的小生命联系在了一起。

  “你要知道,配型成功的概率是十万分之一,对于患者来说,多不容易。”能拯救一个生命,周文轩有些欣喜,当然也有忐忑,“有些担心,会不会很痛,会不会对自己造成影响。”不过,在一个生命面前,一切都显得微不足道了,“自己查了资料,咨询了医生朋友,对自己没有影响。”在消除了疑虑之后,他决定进行下一步检验。在经过几轮血液采集、体检后,医生发现他与那名白血病孩子的配型100%吻合。“造血干细胞配对成功是一种缘分,能帮助别人,我感到很幸运。”

  6月份工作实在太忙,为了不耽误工作,造血干细胞捐献的时间定在了9月5日。为了保证捐献的效果,周文轩开始戒酒,锻炼身体。

  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决定,周文轩瞒着同事和父母,只告诉了妻子,“主要是担心他的身体,毕竟,孩子就快出世了。”妻子李丽琼在床边陪伴着丈夫,不时为丈夫挠痒。开始李丽琼并不同意丈夫捐献造血干细胞。为了说服妻子,周文轩利用休息时间带着妻子到捐献现场观看,在深入沟通和了解,李丽琼坚定地站在了丈夫一边,“等孩子懂事了,会告诉他。”他们觉得,父亲的奉献与无私,或许是给即将出世的孩子最好的礼物。

  周文轩是在做完各项检查之后,才告诉父母的,如他想的一样,父母坚决反对,“能不担心吗,我见过抽骨髓的,痛得腰都直不起来。”周文轩的母亲王爱民说,“而且会不会对他的身体带来不好的影响?”对儿子的担忧让老两口坚决不同意,不过,经过骨髓库工作人员和周文轩耐心沟通,现场观看,在明白了造血干细胞捐献并不像抽骨髓一样痛苦,“像抽血一样”,而且对自身没有影响,父母就成了周文轩最强力的支持者,甚至成了捐献的义务宣传员。“对自身没有影响,还能拯救别人的生命,何乐而不为呢。”王爱民见过白血病患者家庭的悲伤,“如果患者是我们的亲戚朋友呢,对吧?”她向人解释捐赠的意义,已然是造血干细胞捐赠的“义务宣传员”。

  中信银行长沙分行造血干细胞捐献第一人

  “早就决定要来捐献了,但是真正开始了,心里还是有些恐惧。”“第三天,药物反应越来越重,腰腿酸痛,睡不好,坐立不安,想想能为生命带来希望付出点是值得的。”

  9月1日—9月4日,周文轩注射动员剂,药物反应让他整夜睡不着觉;9月5日,造血干细胞采集,五个小时躺在床上不能动,他将自己的经历和感受都在朋友圈里分享,他希望让更多的人了解造血干细胞捐献,有更多的人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来。“了不起,大爱之人。”“加油向你学习。”朋友同事都为他的行为点赞,还有不少同事开始向他咨询捐献的事项,中信银行长沙芙蓉支行零售主管行长梁祎晗受其感召,现场采血留样,这让他感到无比欣慰。

  中信银行领导和同事的支持,给了他力量和勇气。在他入院的前一天,公司为他开了欢送会,给他批了20多天的假期,在他注射动员剂期间,领导和同事每天都会打电话询问他的身体状况,“他可是我们中信银行长沙分行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第一人呢。”一位同事满怀骄傲。

来源:红网

作者:通讯员 彭姣 张赞 陈万禄

编辑:吴芳

本文为财富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money.rednet.cn/c/2016/09/12/660293.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财富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