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农发行临澧县支行:创新灌区现金流模式助力绿水青山

来源:红网 作者:通讯员 丛鹏飞 编辑:李茜 2025-11-04 11:41:22
时刻新闻
—分享—

1.jpg

农发行临澧县支行信贷支持的青山灌区现代化改造水利枢纽主坝。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丛鹏飞 综合报道

在临澧县青山水轮泵站,随着两台机组启动运行,澧水河水被提升58米至青山渠道,清澈的河水随着蜿蜒的渠道持续送往灌区各大水库,滋养着万亩良田。这座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的“亚洲第一泵”,历经半个世纪风雨,如今在政策性金融活水的滋润下,正焕发新的生机。

传统模式难解老化灌区之渴

青山灌区作为国家级大型水利枢纽,始建于1966年,迄今累计实现灌溉供水40亿立方米、发电24亿千瓦时,保障33万余亩农田稳产增收。然而受历史条件制约,历经半个世纪运行的工程设施普遍存在设计标准偏低、设备老化失修等问题。

“青山水轮泵站灌区工程是一座以提水灌溉为主,兼顾发电通航等功能的大型水利工程。这个项目如果建成,既解决了灌溉问题,又提升了居民饮用水安全,但最大的难点就是资金问题。”该项目融资负责人谭总坦言。

随着岁月的流逝,灌区面临着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的迫切需求,同时还要应对城乡供水一体化和风景区建设的挑战。由于资金需求庞大且回报周期较长,传统的融资渠道对此望而却步。

多元化现金流构建融资新模式

面对重大水利项目融资瓶颈,农发行临澧县支行展现出政策性银行的创新担当。该行成立联合办贷工作专班,行长挂点企业,派驻客户经理为企业提供入驻式服务,畅通政银企沟通渠道,推动实现合作共赢。坚持实行周报制度,对项目实行每周一通报、每周一调度、每周一部署的“三个一制度”,及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

为确保项目顺利落地,支行探索“两池一库”资产池、资金池、项目库融资路径,积极推动县域国有资产清理、盘点、整合、确权、转让、利用,唤醒“沉睡”资产,提升资源资产化程度,拓宽收入渠道。项目专班深入发现、挖掘、设计和整合现金流,确定了项目收入来源主要由灌溉收入、原水供水收入、水力发电收入、水库租赁收入等部分收益组成。该行不仅创新了“关联”“匹配”“集成”等水资源融资模式,而且破解项目收益不足的难题,为灌区现代化改造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

三级联动打通办贷快车道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省、市分行领导多次现场调研。建立省市县三级联动营销机制,发挥三级行系统联动优势,推动解决企业在项目过程中遇到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支行积极与发改、水利等重点部门搭建常态化联合机制,及时把握水利项目政策动态、获取项目清单。

在授信管理、信贷规模、利率定价上给予差异化信贷支持政策,提供优先受理、优先入库、优先调查、优先审查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全力打造“水利银行”特色品牌。

2023年11月,该项目顺利审批并分别纳入水利部和农发行总行重点项目清单、水利部财务司全国金融支持水利典型案例、省水利厅“两手发力”典型示范项目、常德市十大基础设施项目进行推进推广。截至目前,该项目已累计投放贷款1.33亿元,为政策性金融践行“两山理论”,支持农业高效节水灌溉类项目积累了经验和做法。

走进今天的临澧县,青山灌区渠系畅通,良田得到滋润,生态得到改善。下一步,该行将继续深耕“三农”沃土,积极探索业务转型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推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优先突破,以金融“活水”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继续书写政策性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壮丽篇章。

来源:红网

作者:通讯员 丛鹏飞

编辑:李茜

本文为财富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money.rednet.cn/content/646955/96/1540526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财富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