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11月25日讯(通讯员 欧阳佩毅 刘晓宇)近日,《湖南省贯彻落实国务院“人工智能+”行动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正式印发,明确了分阶段发展目标:到2027年,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1200亿元,智能算力达到5.25EFlops;到2030年,产业规模突破2000亿元,智能算力达到12EFlops,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过90%;到2035年,全省人工智能整体应用水平进入全国前列,部分关键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一中部地区首个响应《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的省级文件,为湖南打造“人工智能+”新高地绘制了清晰的路线图。
据财信研究院测算,要达成《实施方案》的发展目标,未来五年,全省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年均增速需维持在20%以上,超算规模年均增速则需达到50%以上,湖南人工智能产业将步入爆发增长期,新的产业风口正在形成。
沃土渐成,产业能级持续攀升
近年来,湖南省人工智能产业实现快速增长。产业规模从2020年的100亿元跃升至2024年的72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4.6%。2024年上半年,核心产业产值达127亿元,同比增长17%,核心企业数量突破300家,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产业集聚效应日益凸显。湖南湘江新区已汇聚超过150家人工智能企业,覆盖从基础层、技术层到应用层的完整产业链,景嘉微、视比特机器人、拓维信息、智慧眼科技、安克创新等一批代表性企业快速成长。在协同发展方面,湖南持续深化与中国电子、华为等龙头企业的战略合作,共同建设“鹏腾”生态,加速打造全国首个自主可控计算产业集群。本土龙头企业也在积极布局,蓝思科技与智元机器人合资成立湖南智启未来科技有限公司,共同运营湖南具身智能创新中心,推动具身智能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同时,蓝思科技全资子公司蓝思智能机器人永安园区已正式投产,具备年产1万台/套大型自动化设备及50万台具身智能机器人等AI硬件产品的能力。
上游支撑层面,四算融合体系基本建成。截至2025年8月,全省算力总规模已突破12000PF,其中智能算力占比达27%,超算算力位居全国第三。17个新型数据中心加快建设,累计建成标准机架4.9万架。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建成运行,显著提升省内网络性能。截至目前,已有9个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通过备案,长沙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级数据标注基地。
中游技术层面,湖南在机器学习、知识图谱、类脑算法、计算机视觉等关键领域取得系列突破。国防科技大学研发的“天河”“银河”超算曾六次登顶全球榜单;湖南国家应用数学中心研发的并行AMG解法器性能优于国际主流产品;湘江鲲鹏推出的兆瀚RA2300-A系列AI推理服务器在算力、精度、计算效率等方面处国内领先水平。此外,湖南在多个音视频产业关键部件市场占有率位居全国第一。
应用落地方面,人工智能正加速赋能千行百业。工业领域,通过“智赋万企”行动,全省已建成约3000家智能制造企业、3.3万个智能工位。三一重工“灯塔工厂”通过智能化改造实现生产效率提升30%;湖南钢铁携手华为、中国移动打造钢铁行业首个大模型,落地23个智能化应用场景。农业领域,益阳大通湖区智慧农场实现从耕种到收割产出的全流程智能化;服务业领域,万兴科技推出的“天幕”大模型为全球创作者提供全链路支持。
产业生态持续优化。政策组合拳加速落地,湖南将人工智能列为四大未来产业之首,连续五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先后出台《智赋万企行动方案》《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等系列政策,构建系统化的政策支持体系。产学研深度融合,长沙已成功创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全省现拥有10名人工智能领域两院院士、27名国家杰青和59个高水平创新团队,研发机构总数达3823家。湖南大学、中南大学等高校新建了一批人工智能相关学科专业,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立柱架梁,政策加码促发展
《实施方案》系统绘制“人工智能+”行动路线图,围绕五大重点方向与六条实施路径全面发力,旨在激活千亿级产业发展新动能,并呈现三大亮点:
一是应用导向明确。湖南立足自身产业基础,选择以垂直应用为突破口的差异化路径,聚焦先进制造、文化旅游等优势领域重点突破,并前瞻布局神经科学、具身智能等前沿赛道。
二是政策体系完备。通过十大重点企业、十大示范场景、十大未来场景、十大科技创新平台及十大支持措施,构建起“五位一体”的支撑体系,附件与方案主体内容协同联动,形成“政产学研用金”深度融合的闭环生态。
三是强调金融赋能。方案强调发挥“金芙蓉基金”的撬动作用,引导社会资本投向人工智能关键技术及应用解决方案等重点领域,以市场化力量满足多元金融需求。
方案推动人工智能与科学技术、产业发展、消费提质、民生福祉及治理能力五大方向深度融合。值得关注的是,湖南在几个特色领域的重点布局:神经科学领域,着力布局脑科学、脑机接口、神经康复等重点方向,夯实平台支撑与关键技术突破,以现实需求牵引前沿科研创新。先进制造领域,重点推动垂类大模型赋能工程机械、先进材料、新能源等产业链,重塑生产流程;文化旅游领域,积极争取文化领域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落地湖南,着手构建“数字湖湘基因库”,推动智能文化装备发展。具身智能领域,重点聚焦应用牵引、智能算法升级与高精度传感技术攻关三大方向,加快推动其迭代演进与产业化布局。同时,方案积极布局智能驾驶、端侧大模型、低空经济等未来消费增长点,并在教育、医疗、高危作业、治理现代化等民生领域,全面推进智能化应用升级。
方案同步部署六大实施路径,包括开展产业提质、科技创新行动、筑底强基行动、人才引育行动、改革赋能行动、开放合作行动,确保发展蓝图落地生根、行稳致远。
财信研究院预计,随着《实施方案》的逐步落地,湖南“人工智能+”行动正全面铺开,未来将全力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此举有望推动湖南在中部地区率先走出一条以应用牵引为特色、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发展新路,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版图增添独具特色的“湖南样本”。
来源:红网
作者:通讯员 欧阳佩毅 刘晓宇
编辑:吴芳
本文为财富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money.rednet.cn/content/646955/69/15455481.html
时刻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