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从“银行人”到“村里人”,茶香里飘出乡亲们的致富经

来源:红网 作者:通讯员 赵书生 编辑:吴芳 2025-11-21 12:16:40
时刻新闻
—分享—

雨水刚歇,湖南郴州汝城旱塘瑶族村的山间雾气氤氲。李日斌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海拔近千米的茶园小径上,脚下的泥土又黏又滑。深吸一口气,清冽的茶香混着泥土的气息扑面而来,也沉甸甸地压在他的肩头——如何让这满山承载着1136名汉瑶乡亲希望的绿叶,真正变成致富的“金叶子”?这是作为浦发银行郴州分行派驻旱塘瑶族村乡村振兴工作队一员的他,日思夜想的课题。

7E11C0359EE75A81515E68C15728A952.JPG

旱塘瑶族村茶园一角。

今年六月,响应总分行党委和郴州市委、市政府的号召,李日斌告别了熟悉的键盘、报表和风控模型,背上行囊,只身一人扎进了这个偏远的瑶族山村。从金融“战场”到田间地头,巨大的角色转换曾让他感到一丝茫然。“分行本身人手紧、任务重,但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使命就在眼前,必须顶上!”回忆起初来时的忐忑,李日斌语气坚定。

765C36E0CA9BD6C6D0FF62DA66AD1696.JPG

浦发银行郴州分行员工李日斌在旱塘瑶族村茶园调研。

旱塘很美,10.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10260亩茶园层峦叠翠,年产干茶百吨、产值超1500万元,“富硒”是它引以为傲的名片。然而,深入走访后,李日斌的心揪紧了:崎岖的山路让茶农肩挑背扛,运输艰难;村里散布的小茶厂“各自为战”,形不成合力;好不容易种出的好茶,品牌却像散落的珍珠,难以在市场上绽放光芒。茶农们捧着新摘的嫩叶,眼中那份期盼又略带迷茫的神情,深深刺痛了他。“巩固脱贫成果,产业振兴是根本。这茶香里,飘着乡亲们对好日子的全部念想。”李日斌在驻村日记里这样写道。

山路连心:从“银行人”到“村里人”

摸清症结,才能精准发力。李日斌和工作队伙伴们、村支两委的干部们一头扎进了田间地头、茶厂灶台。白天,他们跟着茶农翻山越岭,深一脚浅一脚地查看茶园,记录下哪片地排水不畅,哪条路急需拓宽。傍晚,钻进一家家飘着茶香的小作坊,看老师傅们挥汗如雨地炒茶,听他们诉说加工设备的陈旧、标准化生产的难题。夜里,村委会那盏不算太亮的灯下,常常坐满了人——党员、村民代表、茶厂老板。大家围着长桌,把困难、想法、期盼都摊开来说。

“第一次开会,大家还有点拘束。”李日斌回忆道,“但当我们拿出本子,一条条认真记下他们的每句话,承诺‘分行能协调的一定尽力,暂时做不到的也想办法’时,乡亲们的眼睛亮了,话匣子也打开了。”村干部老邓后来拍着他的肩膀感慨:“你们这些城里来的‘银行人’,能放下身段听我们山里人‘倒苦水’,不容易!是真心来帮我们的。”这份朴实的信任,成了李日斌和队友们最珍贵的动力。

C3989C5D4A5C38C133D30741043B0332.JPG

驻村人员与旱塘瑶族村开展座谈会。

金融活水:将“富硒叶”浇灌成“金叶子”

信任在汇聚,思路也愈发清晰。整合资源、擦亮品牌、畅通销路——这是旱塘茶产业破局的当务之急。李日斌迅速将调研发现的“散、小、弱”困境和初步建议形成详实报告,火速报送郴州分行党支部。

分行的反应迅速而有力。分行党支部高度重视,立即组织相关部门研究,在信贷资源倾斜、渠道对接、品牌策划等方面给予全力支持。李日斌和他的工作队也马不停蹄:一方面,积极协调引入外部专业力量,为茶园标准化管理、茶叶品质提升提供技术指导;另一方面,利用金融行业的资源和信息优势,开始为旱塘茶寻找更稳定、更高端的市场渠道,探索如何讲好“富硒”“瑶乡生态”的品牌故事。每一次小小的进展,比如联系到一个潜在的大客户,或是协调到一笔改善茶厂设备的资金,他们都第一时间和乡亲们分享,看着村民脸上的笑容,所有的奔波劳累都值了。

723E900266C350DB99628A33B5A588D8.JPG

一对一调研。

从键盘到锄头,从精密的风控模型到热腾腾的茶锅,李日斌的“战场”变了,但浦发人服务实体、心系民生的初心从未改变。泥泞的茶山路上,留下的是浦发人坚实的脚印;飘向远方的茶香里,浸润着金融活水精准滴灌的甘甜和浦发银行助力乡村振兴的拳拳之心。这片曾经深藏大山的绿叶,在浦发力量的托举下,正一步步蜕变成真正富民兴村的“金叶子”。而李日斌和浦发银行郴州分行驻村工作队的故事,还在茶香氤氲的瑶村继续书写。

来源:红网

作者:通讯员 赵书生

编辑:吴芳

本文为财富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money.rednet.cn/content/646955/64/1544690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财富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