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10月31日讯(通讯员 赵望 甘露)近日,岳阳汨罗市戴女士经历了一场险些陷入骗局的风波,所幸在银行工作人员的及时提醒下避免了损失。
此前,戴女士因经济纠纷在网络平台寻求法律援助时,曾被骗走数百元服务费。此后她便提高了警惕,坚持“不胜诉不给钱”的原则。9月底,戴女士通过某微信公众号推荐,添加了一位自称“从业多年律师”的微信好友。在简单沟通并发送部分微信聊天记录作为“证据”后,对方承诺帮她打官司,并要求她新办一张银行卡用于“接收胜诉讼款项”。
戴女士随即前往汨罗农商银行白水支行办理开卡业务。工作人员在开户问询过程中,察觉到“网上认识律师”的情况存在异常。经核查聊天记录发现,该“律师”未提供任何身份证明,未详细了解纠纷细节,也未告知诉讼所需准备的当事人材料,流程明显不符合正规法律援助规范。
银行工作人员随即向戴女士普及依法维权常识,并第一时间联系白水派出所。民警到场核实后确认,该“律师”身份系伪造,其引导开卡的行为涉嫌用于电信诈骗收款等非法活动。
汨罗农商银行提醒公众:寻求法律服务应通过正规渠道,如拨打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登录中国法律服务网或前往线下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委托律师前,务必通过“全国律师执业诚信信息公示平台”核实其执业资质。如遇陌生人要求单独开办银行卡、索要验证码或引导转账汇款等情况,务必保持警惕,谨防受骗。
来源:红网
作者:通讯员 赵望 甘露
编辑:李茜
本文为财富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money.rednet.cn/content/646954/75/15396294.html
 时刻新闻
                    时刻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