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欧阳雨 综合报道
北宋画家王希孟以石青石绿绘就的《千里江山图》,以青绿山水定格了锦绣河山的壮美。时光流转,2025年迎来“两山”理念提出20周年。二十年间,中国完成了从“用绿水青山换金山银山”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转变,绿色发展成为全社会共识。
在这一进程中,绿色金融逐步成为绿色发展的重要支柱。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将绿色金融列为“五篇大文章”之一。2024年10月,央行等部门印发《关于发挥绿色金融作用服务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将绿色金融纳入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2025年2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与央行联合发布方案,首次提出“绿色金融业务规模占比明显提升”的目标。
作为金融央企,国寿财险积极构建绿色金融服务体系。2024年,公司制定《关于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的工作方案》,以供给侧改革与需求引领为主线,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2025年上半年,国寿财险绿色保险保障规模达8.64万亿元,赔款支出46.60亿元,绿色投资89.27亿元,为1489家企业提供环境风险保障30.10亿元。
在创新绿色保险方面,国寿财险围绕“双碳”目标,开发林业、海洋、农业、湿地、草原等五大碳汇保险产品,实现生态系统碳汇保障全覆盖。福建是碳汇保险的先行区:2021年4月,国寿财险在龙岩市落地全国首单林业碳汇保险;2024年1月,在长汀推出全国首单水土流失区林业治理碳汇保险。截至2025年9月,公司已在二十余省开发碳汇保险产品61个,风险保障超6亿元。
山西森林资源丰富,但生态风险保障不足。国寿财险山西省分公司以林险“五个一”行动为抓手,推出古树名木保险、野生动物致害补偿保险、森林碳汇遥感指数保险等创新产品,并打造“保险+林下经济+碳汇金融”综合服务方案,带动全省新增林下经济参保28万亩。此外,公司还为护林员设计“绿色卫士”专属保障,成为全国省级护林员综合保障的创新实践。
安徽马鞍山苗木产业面临自然灾害与资金回笼慢等挑战。国寿财险当地机构深入调研20多个行政村,定制涵盖自然灾害、病虫害等风险的苗木种植保险,实现保障方案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
在“盘活绿水”方面,国寿财险以蓝色保险助力海洋经济。2024年7月,公司在山东威海成立蓝色保险发展中心暨海洋数据研究院,整合资源推动海洋牧场保险创新。通过自主研发的海洋保险综合服务平台,接入海温、波高等20项海洋数据,为养殖主体提供风险预警与技术支持。在日照岚山区,国寿财险为全国最大全潜式三文鱼养殖网箱“财金海上粮仓”提供风险保障8000余万元,护航海洋新质生产力。
四川成都东安湖水质保险则采用“保险+风险管理服务”模式,保障水质不低于III类标准,并通过第三方机构提供风险管控服务,构建“人防+技防+保险”治理机制。
在生态触点拓展方面,国寿财险青海分公司自2023年推出“绿色保险1.0”,倡导客户优先使用再制造件维修,构建低碳修复资源网,并推出青海首个保险业绿色低碳平台,以碳能量账户激励用户参与绿色行为。2024年升级至“绿色保险2.0”,推出“绿色车险+绿色家财险”系列产品,并将企业节碳数据接入人民银行征信体系,助力企业融资增信。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累计推广低碳修复配件超124万件。
此外,国寿财险持续加强绿色产品创新,开发碳超额排放费用损失保险、CCUS碳资产保险、车辆动力电池容量衰减保险等,服务绿色产业发展与公共安全治理。
生态兴则文明兴。未来,国寿财险将继续以金融之力,守护蓝天白云、绿水青山的美好画卷,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保险力量。
来源:红网
作者:欧阳雨
编辑:李茜
本文为财富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money.rednet.cn/content/646954/64/15365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