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10月15日讯(通讯员 刘泽宇)在当今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创新的金融模式对于项目的推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发行新化县支行在助力新化县水资源优化配置项目时,创新性地采用了独特的现金流模式,为项目的顺利开展和持续运营提供了坚实保障。
农发行新化县支行成功向当地水资源优化配置项目投放8300万元贷款,这一举措为新化县推动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的金融动力,也彰显了农业政策性银行在服务国家战略、助力地方生态建设中的使命担当。
此次农发行新化县支行投放的8300万元贷款,将重点用于新化县再生水综合利用及配套设施项目的建设。再生水是指经过处理后,满足某种用途的水质标准和要求,可以再次利用的污(废)水,再生水可替代常规水资源,用于工业生产、市政杂用、居民生活、生态补水、农业灌溉、回灌地下水等,对优化供水结构、增加水资源供给、缓解供需矛盾和减少水污染、保障水生态安全以及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在项目开展初期,传统的融资模式在面对此类长期、复杂且资金需求大的水资源优化项目时,暴露出诸多问题。以往依赖单一主体信用评估和固定还款计划的模式,难以适应项目建设周期长、收益回笼慢且受自然条件、政策影响波动大的特性。项目的现金流预测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导致金融机构放贷谨慎,项目融资难度增加。农发行新化县支行敏锐地察觉到,必须突破传统思维,构建全新的现金流模式,才能满足项目需求,实现水资源优化与金融支持的双赢。农发行新化县支行创新的现金流模式,核心在于多维度整合项目资源,打造动态、稳定且可持续的现金流体系。首先,在收入端,对项目未来收益进行精细拆分。除了常规的再生水销售收益,还充分考虑了项目带来的间接经济效益,如因水资源优化后周边土地增值所产生的潜在税收增加,以及工业用水成本降低促使企业扩大生产带来的税收增长等,将这些收益纳入项目现金流的考量范围。
在支持该项目过程中,农发行新化县支行创新采用了现金流模式。通过对项目未来现金流的精准预测与合理规划,构建了稳定的还款来源保障机制。以再生水销售收益、政府补贴等作为主要现金流支撑,确保项目贷款本息的按时足额偿还,有效降低了信贷风险,同时也为项目的持续运营提供了资金流转保障,这种创新模式在同类项目中具有示范意义。
服务绿色发展是农发行的重要职责。新化农发行始终坚持以政策性金融力量,聚焦地方发展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此次贷款的发放,是支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具体行动。未来,新化农发行将继续加大对新化县绿色产业、生态建设等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农发行力量。
来源:红网
作者:通讯员 刘泽宇
编辑:李茜
本文为财富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money.rednet.cn/content/646954/59/15355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