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3月15日讯(通讯员 袁智来)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招商银行长沙分行2025年“3·15”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系列活动正在开展中。
分支行行长们化身“首席消保金融教育大使”,深入一线网点与消费者零距离交流,解答金融疑问,倾听服务建议。在湖南各大社区、校园、企业及乡村,该行还组织了46支“金融知识助力小分队”上门开展了各具特色的金融知识活动,延伸金融教育的服务触角,切实帮助消费者提升金融素养。
金融为民,初心不改。招商银行长沙分行始终秉承着“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观导向,让金融服务更便民、惠民、亲民,用一个个“为民办实事”的事例描绘出一幅暖心利民的新时代图景。
金融服务“不见外”,守护人民“钱袋子”
2024年3月7日,《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发布,指导支付服务主体“为老年人、外籍来华人员等群体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支付服务”。
招商银行长沙分行积极行动,发挥多渠道协同服务及“人+数字化”服务优势,让老年人和外籍来华人员的支付体验更便利、更丝滑、更安全。
“This is my brother!”吉尔吉斯斯坦的留学生白亚坦向他的朋友们这样介绍招行长沙分行员工余虎翼。2024年9月27日,初到中国的白亚坦想去银行兑换人民币,却因为不够熟练的中文犯了难。让他惊喜的是,招商银行长沙分行的网点安排了为外籍人士提供服务的专员,员工余虎翼用一口流利的英语为其讲解外币兑换汇率及相关规定,并引导他到柜台完成了兑换手续。办理业务时,余虎翼还主动向他介绍了中国文化和长沙美食。
白亚坦对这次服务赞不绝口,主动邀约合影留念并互加微信好友,后来还介绍了几位留学生同学前来招行网点办理业务。这次愉快的金融服务经历,让身处异国他乡的白亚坦对长沙这座陌生的城市有了美好的第一印象。
这一暖心故事,是招商银行长沙分行践行“金融为民”的生动注脚。日常工作中,招行工作人员不仅用心为消费者提供金融服务,更以专业、热忱的态度守护着群众的“钱袋子”。
“太感谢招商银行的工作人员了,是你们帮我追回了损失!”贺女士在钱款失而复得后激动地说。2024年10月19日,贺女士神色慌张地赶到网点柜台,称怀疑自己遭遇电信诈骗。原来,她前一天接到自称“上海市公安局警官”的电话,对方以其涉嫌案件为由,要求她把资金转到“安全账户”审查。贺女士按指示操作转账23000港币,事后却发现资金汇往境外,自己的微信也被“警官”拉黑。
柜员黄旭和值班主管郭薇当即协助贺女士挂失冻结卡片并报警,同时发起止付操作,通过多次拨打收款行客服和后台电话联系沟通,经过三天的不懈努力,收款银行退回款项,损失被全额追回!
银行不仅仅是为人民群众解决金融需求的机构,更是传递社会温情的平台。在招商银行长沙分行持之以恒的努力下,金融服务持续“升温”,时时守护着群众“幸福感”。
不畏困难显担当,绘就民生“幸福色”
2024年8月,湖南热浪滚滚,桃江县的高速上,一辆载着招商银行移动可视化柜台设备的小车正加速前行。这是招商银行宁乡支行大堂经理周莹第五次到桃江了。在益阳山区,学生们面临办理助学贷款和银行卡不便的难题。招商银行宁乡支行接到分行通知后,迅速组建“背包小队”,带着移动柜台设备奔赴安化县、桃江县教育局,为学生和家长办理业务,详细解答疑问,还为学生准备了助学礼包。
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宁乡支行工作人员往返奔波近3000公里,为731名学子办理了助学贷款,收到35封好评表扬。这些暖心举动,不仅解决了群众的实际困难,也赢得了大家的认可与赞誉,彰显了招商银行“服务无小事,细微见真情”的服务理念。
这样温暖的场面在招商银行长沙分行并非个例。2024年12月,一位闪烁着泪光的87岁老人走进株洲车站路支行。“请你们帮帮我,我女儿的病等不了了!”老人焦急地说。
老人女儿突发疾病急需用钱,却因不知银行卡密码无法支取。运营主管黄凌和客户经理陈湘怡先是前往医院尝试办理挂失解挂密码业务,却因卡主意识不清,无法回答问题未能成功。随后,黄凌多方奔走,联系分行、派出所、居委会,收集证明文件,克服重重困难,终于为老人开辟绿色通道,成功支取现金。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一直以来,招商银行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彰显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专业的金融服务能力。招商银行长沙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长沙分行将继续秉持初心,提升服务品质,创新服务模式,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金融服务的幸福感、获得感。”
来源:红网
作者:通讯员 袁智来
编辑:吴芳
本文为财富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money.rednet.cn/content/646947/59/14784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