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9月29日讯(通讯员 朱卉君)当“养老投资”“校园福利”成为诈骗新幌子,当“低息贷款”“全额退保”的陷阱潜藏在生活细节之中,阳光财险通过一场场接地气的金融知识普及活动,为全国消费者筑起安全防线。2025年9月,以“保障金融权益,助力美好生活”为主题的金融教育宣传周火热开展,阳光财险将专业金融知识转化为“听得懂、用得上”的生活指南,让安全与安心走进社区、校园、乡村的每一个角落。
社区里的“金融小课堂”:听得懂,更用得上
在湖南长沙的老年活动中心,大字版宣传册搭配方言讲解,将“以房养老、保健品诈骗”的套路剖析得清清楚楚。老人们接过实用小礼品,笑着表示这堂课比听戏还过瘾。在株洲的社区广场,阳光财险的工作人员支起展台,彩色折页上“陌生链接不点、高额回报不信”的提示格外醒目。在湘潭的早市与夜市,宣传小队穿梭在摊位间,用“拉家常”的方式提醒摊主:收到订单异常短信别慌,先给官方打个电话核实。
更有金融与健康结合的暖心组合——福建的志愿者一边为居民测血压,一边讲解金融消保知识;青海的活动现场,金融防骗技巧融入非遗体验,大家在剪纸、面塑的乐趣中就记住了“不透露信息、不轻易转账、不盲目投资”的“三不原则”。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服务,让金融安全不再是冰冷的条款,而是贴近生活的贴心守护。
阳光财险工作人员在老年活动中心宣传金融知识。
阳光财险工作人员为客户测量血压并讲解消保知识。
校园里的“反诈小卫士”:玩着学,记得牢
“小朋友,陌生人让你扫手表二维码领游戏皮肤,能扫吗?”在广东的小学课堂上,活动以动画短片拉开序幕,孩子们跟着剧情闯关,不知不觉就学会了识别金融骗局。在贵州的职业院校,“校园贷”“培训贷”风险通过情景模拟演绎出来,学生们直呼“再也不会被忽悠了”。
河南的“校园金融趣味运动会”更是热闹非凡——“反诈防非大闯关”“权益对对碰”等游戏,让学生在奔跑、答题中掌握金融知识;云南的非遗戏台上,融入诈骗案例的滇剧表演逗得大家哈哈大笑,“防骗技巧”也跟着记在了心里。阳光财险用孩子们喜欢的方式,为青少年筑起第一道金融安全防线。
阳光财险开展金融知识进校园活动。
阳光财险开展金融知识大闯关活动。
乡村里的“金融直通车”:接地气,暖人心
广西建立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站,推动金融服务下沉,加强对乡镇地区金融消费者的宣传教育与权益保护。四川的田间地头,宣传小队趁着村民休息递上案例折页,手把手教大家用手机查询正规金融机构;河南乡村的大喇叭里,方言广播循环播放着风险提示。
针对乡村老年群体,阳光财险还提供“一对一”服务:江苏的志愿者用方言拆解养老理财陷阱;新疆的金融知识游园会上,咨询台前排起长队,老人们拿着宣传册认真提问:“以后有人让我转账,我先给你们打电话问问。”这些举措,让金融知识跨越地域与年龄的隔阂,真正走进乡村百姓心里。
阳光财险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站。
阳光财险工作人员通过乡村大喇叭宣传金融知识。
生活里的“风险提示灯”:随处见,常提醒
广州地铁里,“防范诱导销售”的提示循环播放;上海外滩、厦门轮渡口,流动宣传点为市民游客答疑解惑;为外籍人士准备的中英双语金融指南、为新市民定制的“消费安全手册”,都在把风险提示送到大家身边。
金融知识进入地铁站。
向外籍人员开展教育宣传。
活动现场,不少市民感慨:“以前觉得金融诈骗离自己很远,听你们讲完才知道,陷阱可能就在朋友圈、短信里。”还有人认真记录知识点:“要回家讲给爸妈听,让他们也多份心眼。”
金融安全,是美好生活的底色。阳光财险用生动、贴心的方式,将专业知识变成守护钱袋子的实用技能。未来,阳光财险还会持续把金融知识普及融入日常,用更有温度的服务,为每一位消费者的美好生活保驾护航。
来源:红网
作者:通讯员 朱卉君
编辑:李茜
本文为财富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money.rednet.cn/content/646943/63/15322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