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农发行桂阳县支行:2.4亿元金融活水浇灌嘉禾“棚”勃“硒”望

来源:红网 作者:通讯员 汪桂芳 编辑:李茜 2025-09-29 16:43:27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新闻9月29日讯(通讯员 汪桂芳)秋风送爽,嘉禾迎丰。沃野阡陌如织,棚间银辉流转,远山硒果,香溢满园。在这片孕育希望的田野上,近日,农发行桂阳县支行再次向嘉禾县富硒农产品产业基地建设项目注入1.1亿元资金活水。截至目前,该行在此项目上累计投放贷款2.4亿元。

如今的嘉禾,田畴成方、银棚连片,坡地鎏金、蔬果飘香。一条以富硒产业为特色的三产融合示范带正加速铺展,成为嘉禾乡村振兴道路上最动人的“硒”望画卷。

1.jpg

高标准农田与蔬菜大棚建设现场。


“碎块田”变“万亩方”

站在行廊镇制高点俯瞰,机耕道笔直延伸,灌溉渠首尾相连。去年这里还是零散的“巴掌田”“插花地”,如今通过土地平整、土壤改良,耕地质量提升1至2个等级。“以前牛都掉不过头,现在插秧机一脚油门跑到底。”种粮大户老张掰着手指算账:他的3亩零散地流转后,不仅每年获租金1740元,还被返聘为“田管家”,冬闲变冬忙,一季多赚4000多元。更让他欣喜的是,晚稻改种优质稻后,亩产从400公斤增至600公斤,生产成本反降14%,“粮袋子”真正变成了“钱袋子”。阡陌贯通、渠系汇网、沃野成方,这片高标准农田正筑牢嘉禾粮食安全的“金地基”,以丰饶的肌理诉说乡村振兴的磅礴脉动。

“露天园”变“四季棚”

沿着机耕道南行,晋屏镇5705亩单拱大棚蔚为壮观。棚外玉露生寒,棚内红椒满枝,水肥一体化管线像“毛细血管”把养分精准送到根部。依托智能温控,蔬菜实现反季节栽培,亩产值由5600元跃升至13200元,综合效益实现翻番。菜农周大姐把2亩地流转后,进棚打工,“租金 + 工资”年收入4.2万元,比丈夫在外做钢筋工还高。她指着物联网探头笑道:“手机一看就知温度湿度,咱也成了‘新农人’!”如今,嘉禾辣椒持续供应粤港澳大湾区,彻底告别秋淡断档,这座“蔬菜工厂”正成为富民增收的“聚宝棚”。

“荒土坡”变“金山岭”

广发镇10700亩富硒果园内,蜂糖李清甜爽脆,脐橙金黄饱满。经专业检测,其天然硒含量远超普通水果,营养价值更加优越。依托“线上直播 + 品牌电商 + 休闲采摘”多元产销模式,水果产地收购价从每公斤3元上涨至8元,市场反响热烈,供不应求。“过去荒山长茅草,现在结出‘金果子’!”驻村书记小梁一场直播卖爆3万斤脐橙。剪果工何大姐每天收入200元,年底还有分红:“贴上‘硒’标签,身价立涨40%。”绿野流金,百姓增盈,通过推广富硒标准化种植、品牌化经营,荒山坡真正成了“金山坡”,成为百姓增收的“硒望山”。

2.jpg

富硒果园建设现场。

在农发行桂阳县支行2.4亿元资金“及时雨”浇灌下,嘉禾“碎块田”整合成万亩方、“露天园”升级为四季棚、“荒土坡”蝶变成金山岭。三大项目协同推进,成效显著,有效带动40户脱贫户年均增收1.2万元,村级集体平均增长18.96万元,36800亩土地实现华丽转身。从规划图纸到丰收实景,农发行以“支农为国、立行为民”的使命,精准对接县域蓝图,持续加大信贷投放,为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坚实后盾。

金融活水润沃土,沃土生金“硒”望无限。稻花香里,大棚深处,果树行间,嘉禾正沿着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康庄大道稳步前行。

展望未来,农发行将继续聚焦主责主业,以绿色金融赋能产业、以政策资金激活资源,持续深化“三变”改革,为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注入更强劲的金融动能,在新时代的田野上谱写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

来源:红网

作者:通讯员 汪桂芳

编辑:李茜

本文为财富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money.rednet.cn/content/646943/63/1532267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财富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