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郭雅倩 长沙报道
“以前累了只能在路边蹲会儿,现在能在驿站吹着空调热口饭。”盛夏的长沙芙蓉区韶山路上,湖南国寿户外劳动者驿站,这个30 平方米的空间,是环卫工吉阿姨和同事歇脚的地方。
截至目前,湖南国寿已在三湘大地建成510 个户外劳动者驿站,覆盖全省14个市州,累计服务超56万人次,用“金融+ 民生”的创新实践,诠释保险温度。
网点变驿站,“爱心驿站”全域覆盖
“秋老虎”,天气燥热不已,长沙的街头,中午外卖小哥“全副武装”穿梭街道;深夜,酷热褪去,快递员拿起又放下一个个快件;清晨,环卫工的扫街声是城市苏醒的闹钟,街头到街尾。
付出辛劳,却无处休息,电动车上、花坛边、马路边时常有户外劳动者休憩的身影。
2021年12月,湖南国寿充分发挥自身临街网点交通便利、人流密集的优势,将原本服务保险客户的服务大厅,升级为面向户外劳动者的“爱心驿站”。
湖南国寿工作人员在给户外劳动者介绍驿站内便民用品。
走进任意一家湖南国寿户外劳动者驿站,休息桌椅、充电设备、微波炉、装有感冒药、创可贴、碘伏、棉签、纱布等药品的急救箱、针线包、雨伞、雨衣、血压测量仪等应急物品一应俱全。饮水机常年供应冷热饮用水,冰箱里还贴心储备着解暑饮品。
更值得一提的是,驿站内的图书角陈列着人文期刊、金融知识手册,让劳动者在休息时既能补充体力,也能丰富知识。
户外劳动者驿站既能为户外劳动者提供歇脚的地方,也能“补给”金融消保知识。
经过三年多的推进,全省14个市州510 个驿站形成一张全域覆盖的“温暖矩阵”,无论在长沙五一广场的商圈,还是湘西山区的小镇,户外劳动者都能就近找到歇脚、补水、充电的“避风港”。
便民为民,温暖服务“不打烊”
9月18日,在湖南国寿一楼的户外劳动者驿站,公司为环卫工人、快递员、外卖配送员、交通协管员、建筑工人等户外劳动者代表送上了一场消保知识宣讲和一份中秋慰问。
片刻休憩传递温暖服务。“以后我就知道这里可以让我们休息,有什么不懂的也可以来问。”不少户外劳动者表示。
为了让驿站更好地发挥作用,湖南国寿建立了完善的管理机制。专门成立工作小组负责日常维护,明确人员职责,确保及时增补和更换损坏物品,并根据季节特点配置相应药品及矿泉水、雨衣等一次性用品。
除了提供基础的生活服务,湖南国寿还不断丰富驿站的服务内容,积极开展各类活动:在炎热夏日送清凉;在寒冷冬季送暖冬慰问;在五一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重要节假日,送节日慰问;在高考期间,驿站化身“高考驿站”,为考生和家长提供乘凉休息、问路指引、免费充电等便民服务。此外还普及防范非法集资、反洗钱反诈骗等金融知识以及消保知识。
据统计,自驿站建成以来,每个驿站月均接待200 人次以上,累计服务人次已超56 万。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户外劳动者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保险的终极使命是守护美好生活,而让每个劳动者体面工作、尊严生活,正是美好生活的基础。”中国人寿湖南省分公司党委书记、临时负责人黄胤立表示。
中国人寿湖南省分公司党委书记、临时负责人黄胤立察看各地劳动者驿站情况。
510 个户外劳动者驿站的背后是为民办实事的初心。湖南国寿将让具备综合服务功能的驿站,既做户外劳动者的“休息站”,也做大家的“金融知识补给站”和“便民服务站”。
如今,这些散布在三湘大地的驿站,已成为观察社会文明的 “窗口”,它们用日复一日的热水、一次次贴心的服务,将 “劳动者尊严” 具象化,诠释保险温度。
未来,湖南国寿将继续优化驿站服务,推动“温暖网络”向更多角落延伸,为建设幸福湖南贡献更多金融力量。
来源:红网
作者:郭雅倩 通讯员 王燕
编辑:肖娟
本文为财富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money.rednet.cn/content/646943/53/152947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