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记忆。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肖娟 岳阳报道
平江是“中国辣条之乡”。据平江县志记载,早在康熙年间,其酱干就被列为宫廷贡品。
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平江酱干厂家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以劲仔食品、麻辣王子为代表的休闲食品企业,让平江赢得了“中国休闲食品之都”的金字招牌。
2016年,三位怀揣初心的平江青年逆势入局,创立湖南省原本记忆食品有限公司(简称原本记忆)。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酱干是我们平江的待客之礼,也是刻在骨子里的儿时记忆。”面对当时“有品类、缺品牌”的产业困境,他们决心破局。
老技艺的新突围
从“有品类无品牌”到“豆干里的爱马仕”
“我们小时候走亲戚串门,主人都会招待我们吃酱干。酱干在我们平江人心中,是用来待客的,吃酱干就是我们儿时的记忆。”原本记忆相关负责人介绍,“追溯原本,记忆传承”,这就是企业名字的由来。
然而,平江酱干“有名气、无品牌”。彼时,平江酱干多为小作坊生产,缺乏品牌化。原本记忆3位合伙人决心改变这一局面:原材料选取高蛋白的湖北豆;加工强调还原食材本味,避免重添加剂;舍弃以往的石膏点浆工艺,采用乳酸菌点浆提升口感……原本记忆团队有凌云志,要做“豆干里的爱马仕”。
然而,高举高打也带来了两大挑战——保质期短、价格高昂。
“在平江酱干普遍售价10-20元/斤的市场中,我们因为成本高,定价高于30元/斤,保质期只有40多天。高价与短保让经销商都不敢进货,担心砸在手里。”
为了不降低口感和品质,原本记忆只能另辟蹊径。通过多方努力,原本记忆进入了盒马鲜生、绿叶水果、戴永红等知名连锁商的门店。
同时,企业还学习借鉴了平江当地辣条的新玩法,推出小包装的酱干,方便分享;还创新推出小磨坊体验等推广活动。
企业从小作坊成长为年产值亿元的现代化企业。长沙银行平江支行成为其成长的伙伴,随着企业生产规模从3000万元增长到1亿元,给予的授信支持也从200万元提升到800万元。
“金融活水”浇灌休闲食品产业集群
为平江的“舌尖经济”赋能
一颗黄豆撬动亿元赛道。从康熙年间的宫廷贡品到如今的现代化品牌,平江酱干在“原本记忆”等企业的创新驱动下,成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鲜活样本。
如今,平江酱干不仅是平江人家乡味的代表符号,也成为平江人创业的广阔天地,以酱干、辣条为代表的休闲食品为平江县域经济注入强劲动能。
数据显示,平江近3年休闲食品产业保持两位数增长,2024年平江县食品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达498.04亿元,同比增长22.17%。目前,平江拥有725家休闲食品企业,其中15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6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与1家国家级绿色工厂。
如何进一步为平江的“舌尖经济”赋能?近日,在长沙银行千企万户大走访·平江专场活动中,长沙银行发布《平江休闲食品产业金融服务方案》,并推出休闲食品贷融资专案,推出休闲食品贷融资专案。
长沙银行党委委员、董事会秘书、首席风险官彭敬恩表示,长沙银行全年计划新增投放20亿元,围绕平江休闲食品、高山有机茶叶等特色产业,创新推动湘农快贷、湘村快贷“两湘”产品,力争年内实现特色产业授信覆盖率超80%,助力打造更多千亿级县域产业集群。
从深宫御膳到百姓餐桌,从手工作坊到现代工厂,平江酱干的“原本记忆”在创新中不断被赋予时代新意。在传统工艺与现代经营、金融活水与产业沃土的深度交融下,平江“舌尖上的经济”正书写着新时代县域高质量发展的鲜活故事。
来源:红网
作者:肖娟
编辑:吴芳
本文为财富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money.rednet.cn/content/646942/96/15178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