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2022年11月,《湖南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出台,提出支持农业保险发展,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的品种和范围,提高主要农业保险品种保障水平,健全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
湖南是农业大省。2007年,国家启动农业保险试点,湖南成为全国第一批享受中央财政农业保险补贴的省份、第一批农业大灾保险试点省份、第一批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奖补省份。
作为分散农业生产经营风险的重要手段,农业保险对保障农民收益、服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乡村振兴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021年湖南省政策性农险保费规模46.3亿元,位居全国前6名。目前,全省已初步构建包含中央、省、市县三级联动、覆盖50多险种的农险补贴品种体系,覆盖了水稻、生猪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宗农产品和柑橘、茶叶、家禽等湖南特色农产品。
如何在海量保险产品中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从而在面对风险灾害时更有底气?红网联合湖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推出湖南保险业助农产品库,助力广大保险消费者“按图索骥”,更好地服务美丽乡村,助力乡村振兴。
众所周知,成熟的杨梅不耐储存,采摘期又短,再遇上雨水,梅农们就伤了心。伴随着杨梅成熟而来,每年的梅雨季节对于靖州梅农而言,都堪比一场“杨梅劫”。为了减少果农的损失,靖州县气象局、农业局联合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靖州支公司于2018年首次推出了“杨梅采摘期降雨气象指数保险”,这是湖南省第一个杨梅保险险种。
走进吴长春的杨梅基地,一座农田小气候观测站伫立在杨梅树林之中。这样的观测站,在全县每个乡镇都设有,它能够测量温度、湿度、降水、风向、风速等12种气象要素,除了为杨梅种植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气象数据,它所记载的数据还能成为梅农保险理赔的依据。
靖州县气象局负责人李俊介绍,杨梅采摘期降雨气象指数保险以整个6月为保险期,在保险期间内,投保杨梅所在区域的气象监测降雨量单日达到50毫米或连续2天及以上日降雨量达10毫米,即视为保险事故发生,农户可获得赔偿。每年保险公司会根据气象部门提供的气象数据对当年的杨梅作一次性理赔。
“今年杨梅采摘期,靖州日日下雨、下大雨,要是没买‘杨梅险’,损失肯定惨重!”果农米久正种植了20亩杨梅,今年是他第五年购买该险种,因为采摘季中雨及以上日数达到12天,杨梅受损严重,保险公司快速赔付他2万余元。回忆起早几年种杨梅的经历,他说杨梅成熟如果碰上下雨,山路上、树底下密密麻麻都是被雨打落的杨梅,空气中充斥着杨梅腐烂的气味……“但是自从有了‘杨梅险’,我们就不怕‘杨梅劫’了!”
“作为湖南省特色农业保险品种之一,‘杨梅险’让果农心里‘放了晴’。”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靖州支公司经理李冬梅说,“靖州县推行杨梅采摘期降雨气象指数保险,政府补贴、农户自愿,农户每亩自交保费40元,政府补贴60元。全县承保面积45000亩,共理赔资金360余万元。自2018年推出该险种以来,公司已为梅农累计理赔1300余万元。”
来源:红网
作者:通讯员 涂晓玲
编辑:吴芳
本文为财富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