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7月7日讯(通讯员 张骥)近日,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部署推进金融“暖春行动”,开展“十项行动”,抓实抓细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的提升,推动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的落地见效,积极助力稳市场主体、稳就业创业、稳经济增长。
开展“千行联万企”,融资走访对接行动
深入重点商圈、产业园区、批发市场等,开展上门走访,逐户摸排小微主体经营情况和融资需求,现场宣讲政策、推介产品、回应诉求、解决问题。
针对困难服务业、制造业、科技创新、供应链产业链等重点行业小微企业,分区域、分行业组织专场融资对接活动。力争2022年全省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上年。小微企业贷款新增额、有贷款余额小微企业户数较上年明显增长。
开展小微企业首贷拓展行动
加强与辖内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以及第三方数据平台的合作,梳理形成重点领域小微主体等无贷户名单,及时向辖内银行机构进行推送。
针对名单内企业合理融资需求,开辟快捷服务通道,及时响应、限时办结,确保应贷尽贷,实现对名单内小微企业对接全覆盖。力争2022年全省新发放普惠小微贷款中首贷户占比、首贷金额显著高于上年。
开展小微企业信用贷款倍增行动
深度挖掘和利用内外部信息数据,运用金融科技手段,对小微主体精准画像,加大信用贷款发放。
推广随借随还贷款等模式,重点满足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信用贷款需求。力争2022年全省普惠小微信用贷款发放额同比倍增,普惠小微信用贷款新增占比不低于40%。
开展小微企业融资让利降本专项行动
切实完善内部管理,构建内嵌入LPR的FTP曲线,持续释放LPR改革效能。
充分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加大小微企业贷款发放。对制造业、科技产业、绿色产业等重点产业,普惠小微贷款执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优惠不低于50BP。
落实小微企业有关账户服务、人民币转账汇款、银行卡刷卡等支付手续费降费政策,切实减轻小微企业经营成本压力。力争2022年全省,新放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低于上年。
开展货币政策工具融合使用行动
聚焦产业链供应链、科技创新、乡村振兴以及受疫情影响的重点行业、市场主体等,针对首贷、信用贷等信贷产品,安排再贷款、再贴现专项额度,开辟绿色通道,支持银行机构扩大相关领域贷款投放。
用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引导地方法人银行加大普惠小微企业新增贷款投放。
开展困难小微企业融资便利度提升行动
应延尽延。积极帮助困难行业小微企业做好融资接续,按照市场化原则与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货车司机等自主协商,对其贷款实施延期还本付息,努力做到应延尽延,原则上延期日期不超过2022年底;对于困难行业2022年底前到期的普惠小微贷款,可适当放宽延期期限。
应续尽续。积极应用线上智能年审模式办理无还本续贷,增加续贷允许次数,做到续贷额度不降低、利率不提高,确保应续尽续。
优化服务。开辟绿色服务通道,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精简贷款审批流程,适当下放授信审批权限,加大信贷资源倾斜和保障;创新全流程线上服务模式,拓宽抵质押物范围,积极开展动产质押融资业务,便利困难行业小微企业融资。力争全省2022年困难行业小微企业贷款增速高于本行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增速。
开展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五有”攻坚行动
信贷计划有专配。单列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专项信贷计划,增加信贷专项额度,明确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信用贷、首贷新增规模。
尽职免责有清单。建立尽职免责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推行简便易行、客观可量化的尽职免责认定标准和流程,适当提高小微信贷从业人员免责、减责比例。
绩效考核有差异。增加小微企业贷款在分支机构绩效考核中的比重,降低或取消对小微业务条线存款、利润、中间业务等考核要求,提高信用贷款、首贷户等指标权重。
专营管理有安排。加强普惠金融网点、支行等专营机构建设,安排专营团队和专职审批人员,拓宽营销渠道,加快建立批量化、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的小微金融服务模式。
风险管理有手段。运用大数据分析、多维度监测等手段,强化贷前客户准入和信用评价、贷中授信评级和放款支用、贷后资金流向管控和风险预警处置,降低全流程小微企业贷款风险。
开展省级征信平台建设行动
建设省级征信平台,全面采集政务、公用事业、商务等不同领域涉企信用信息,加强征信平台数据库建设。
积极培育省内征信市场,指导市场化征信机构运用新技术,完善信用评价模型,创新征信产品和服务,加强征信供给。
开展“见贷即担”“见担即贷”业务合作行动
推动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提高担保放大倍数,降低或取消盈利性考核要求,进一步降低担保费率和反担保要求,扩大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覆盖面。
积极与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合作,开展“见贷即担”“见担即贷”批量担保业务,减少重复尽职调查,优化担保流程。
加强监测评估和宣传引导
按月对各市州、银行机构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监测,按季开展评估和通报。
运用电视、广播、报刊、微信公众号等媒介加强宣传,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营造良好氛围。
来源:红网
作者:通讯员 张骥
编辑:吴芳 实习生 李汶洁
本文为财富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money.rednet.cn/content/2022/07/07/11502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