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农发行常德市分行打造“绿色银行”纪实

来源:红网 作者:通讯员 丛鹏飞 编辑:吴芳 2021-11-17 18:20:36
时刻新闻
—分享—

6副本.jpg

农发行常德市分行2.2亿元支持石门县澧水河城区段生态环境治理。

绿色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今年以来,农发行常德市分行认真落实总行、省分行党委关于打造“绿色银行”品牌的战略规划,秉承“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精准施策,靶向服务,持续加大对全域生态环境建设支持力度,累计投放生态修复、环境治理等项目贷款7个,金额17.31亿元,全行绿色贷款余额47.1亿元,以实际行动加快绿色银行建设步伐,彰显政策性银行“当先导、补短板、逆周期”职能作用。

改善水体环境,河水更清澈

沿着夷望溪镇大溪河,宽阔洁净的公路傍着潺潺流淌的河水,清风徐来,河水清澈见底,河道两旁绿树成荫,犹如一幅美丽山水画卷。

以前由于自然和历史原因以及工农业的发展,河流周边村庄较为密集,人口较多,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给河流水带来环境污染,畜禽养殖和农业面源污染,使得桃源县沅水流域不堪重负,水环境污染严重,黑臭河水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呵护清水长流,在市分行的统一部署下,农发行桃源县支行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投放3.6亿元水利建设贷款,对县域马鬃岭镇陬溪河、双溪口乡麻溪河、热市镇温泉河、理公港镇兰溪河、杨溪桥乡大杨溪河、夷望溪镇大溪河等27条中小河流进行治理,保障沅水流域水系生态环境安全,改善河流水质,解决居民生活用水、生产用水安全问题。

现在的河水清起来、动起来、活起来、美起来,晚上在河边散步的群众越来越多了。农发行通过探索中小河流生态修复治理,常态化保护水环境,构建了一幅“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绿色和谐美好的生态水环境。

助力美丽城乡,环境更宜居

“以前小区周边的环境只能用脏、乱、差来形容,门口一些破损的塑料垃圾桶流出的污水很臭,行人都是捂着鼻子绕着走。”遛弯的刘大爷感慨道。“如今,这里彻底变样了,道路干净整洁,垃圾桶有人定期清理,出来跳广场舞的人越来越多。”

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建设,才能改善城镇生态环境,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家园。农发行安乡县支行通过实地走访调查,了解到城镇生活垃圾收集及处理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废水、废气得不到妥善处理,严重影响百姓生活环境。

该行主动作为,认真学习绿色信贷相关政策、制度和文件,将绿色理念融入业务发展的各个环节中,为企业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全流程提供政策性金融支持,在省市县三级行共同努力下,成功审批并投放6000万元农村垃圾处理中长期贷款,打造绿色发展新动能。

项目通过建立一套封闭的、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县城垃圾压缩系统和乡镇垃圾收运、处理系统,有效解决城镇生活垃圾处理、清运等问题,进一步提升县域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率和综合利用率,推动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助力绿色生态环境发展。

支持生态修复,百姓更舒心

澧水是湖南四大河流之一,因为屈原的一句“沅有芷兮澧有兰”,又名兰江,也是石门城区内贯穿城市东西的母亲河。原来的澧水河,由于县域城市发展规划不完善,城区生产生活污水乱排,非法占用河道、乱采乱挖现象严重,生态环境急剧退化。保护母亲河,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作为县域唯一一家农业政策性银行,农发行石门县支行积极向上级行汇报沟通,根据“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动真格,出实招,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共”字上作文章,深化政银企合作,加快上下共推,促进银企共振。

按照县政府“山水城市、生态立县”和“一带两轴、多片多点”的城市规划要求,由农发行提供2.2亿元项目信贷资金支持,对澧水河城区段(澧水一桥至规划五桥)进行清淤和生态修复,加大南北两岸114.74万平方米风光带生态环境提质改造,打造了一个生态文明建设的石门样板。

现如今站在石门县澧水河堤上,放眼河水两岸,绿树环绕、鸟语花香、景色优美,每天在此跑步、散步、锻炼的人络绎不绝,大家感受着绿色运动对身体带来的益处,开心、快乐、健康围绕着每个人。

来源:红网

作者:通讯员 丛鹏飞

编辑:吴芳

本文为财富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money.rednet.cn/content/2021/11/17/1040687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财富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