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农发行郴州市分行:用泥土芬芳开启新员工入职教育“第一课”

来源:红网 作者:通讯员 刘光荣 谭人莹 编辑:吴芳 2021-10-27 12:44:49
时刻新闻
—分享—

图片4_副本.png

郴州市农发行新员工参观企业合影。

近日,农发行郴州市分行组织2021年新入行员工前往郴州市安仁县灵官镇宜河村,切身体验新农村的时代变迁,让新员工汲取乡村泥土的营养与芬芳,用“三个一”现场感悟活动教育,开启职场教育“第一课”。

参观一个龙头企业

青年们第一站来到湖南生平米业公司,“中国十大放心粮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等一块块饱含艰辛历程而自豪的国家级、省级品牌映入眼帘,粮食加工机器的电机声、现场收购的吆喝声阵阵起伏,青年们从稻谷收购现场、储存车间、到加工车间,全流程参观了粮食加工作业。

01_副本.jpg

郴州市农发行9位新员工参观大米生产加工流程。

“以前我们收购大米的质量只能依靠天气,现在有了新技术,再也不用担心这个问题了。”一堆堆稻谷在自动化机器的运转中即时全部得以烘干,稻谷日烘干量1000吨的“农村服务中心”映入青年们眼帘时,每位青年不禁感慨现代农业科技的力量。

农发行郴州市分行驻村帮扶队员何路介绍:“以前这里是一家4个人经营的小作坊,现在已经发展成为销售收入上亿元的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从小作坊到国家龙头企业巨大的成功变迁,青年们带着“什么力量支撑着企业茁壮发展”这一问题,让该公司老总何秋平打开了话闸子:“我们之所以成长壮大,一方面是农发行不离不弃长年支持,另一方面,长期坚持一心一意做大米、稳扎稳打干实业的企业文化精神,才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青年们沉思了片刻,一颗爱岗敬业的种子在新员工们心中慢慢发芽。

走访一个村庄

图片5_副本.png

农发行郴州市分行青年们为宜河村唐秋凤家扫地搞卫生、干农活。

随后,青年们来到该行乡村振兴帮扶驻村点---安仁县宜河村,村公路通到了家门口,网络实现了全村覆盖。青年

们感受农村生活变化的同时,不知不觉把脚步停在了该村房子不一样的73岁唐秋凤家门口。经过打听,原来他儿子患有轻微精神病,十几年住院、服药,压得这个原本困难的两口之家喘不过气来,在巩固脱贫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他家被列入“边缘户”。“现在除了国家每个月有几百元帮扶资金,还给我们提供了公益性岗位,每个月有了稳定的收入,有了党和政府的关怀,生活会一步步好起来的。”青年们从唐秋凤老人坚定的目光里读出了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也品出了她对党和国家的感恩。

02_副本.jpg

新员工与“边缘户”农民何信向一起秋耕劳作。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青年们奋斗的新起点有了进一步的认知。也许是精神的感召,也许是青年们本能的善良。说干就干,有的拿着扫把,帮助唐秋凤老人打扫起卫生,直到清扫完村口的马路;有的帮其正在挖地的儿子何信向干起了农活,一起种植冬季里新的希望,以农村生活体验农民劳动的艰辛。

观摩一个红色基地

筚路蓝缕,一往无前。青年们走进唐天际将军故居,一座合院,宁静而质朴。在其故居里看到当年唐天际将军含泪给父老乡亲写下这样一段书信:“父亲,我还没有死,我仍在为中华民族而奋斗……”。一起回望那段风雨岁月,仿佛重现革命前辈唐天际将军在当年艰苦岁月里,对革命斗争充满坚定信念的感人故事。青年们从那一幅幅为了劳苦大众而无私奉献自己青春的画幅里,更加坚定了无所畏惧、不怕困苦的理想信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为期两天的观“龙头”、走田头、访困苦,刚从大学校园走入职场的青年们切身感受到,乡村振兴靠的是党的政策温暖,重头在产业振兴,关键在“懂农业,爱农民,爱农村”的技术创新型人才。大家在职场的“第一堂课”里深刻地体会到,作为政策性金融的一员,必须时刻增强本领,树立“三农”情怀,才能担当时代使命。大家纷纷表示,要将个人理想与农发行职能使命结合起来,在服务乡村振兴伟大事业中建功立业。

来源:红网

作者:通讯员 刘光荣 谭人莹

编辑:吴芳

本文为财富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money.rednet.cn/content/2021/10/27/1033772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财富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