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时期,湘潭市保险业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推动行业实现了平稳健康发展,较好地服务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数说保险:
“十三五”时期,湘潭市保险业累计实现保费共计308.14亿元。2020年,全市保费收入达69.9亿元,比2015年的42.41亿元增加了27.49亿元,年均增长13%。其中产险规模保费从2015年12.26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19.7亿元,年均增长12%;寿险规模保费从2015年30.15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50.21亿元,年均增长13%。五年间,保险密度从1511元∕人增长到2564元∕人,保险深度从2.5%增长到2.98%。行业从业人员从1.3万人发展到2.2万人。
(单位:亿元)
“十三五”时期,湘潭市保险行业累计赔付支出94.54亿元。其中2020年赔付支出21.33亿元,比2015年12.99亿元增加了8.34亿元,年均增长13%;其中产险赔付从2015年6.44亿元增长到2020年11.45亿元,年均增长16%;寿险赔(给)付从2015年6.55亿元增长到2020年9.88亿元,年均增长10%。产寿险年均理赔增速均高于年均保费增速。
(单位:亿元)
发展成果:
政策引领:2016年,湘潭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同年,湘潭市保险行业协会与湘潭市刑侦支队联合制定了《防范和打击保险诈骗犯罪协作工作机制》,成立了反欺诈联动工作小组。2017年,湘潭市政府出台了《湘潭市保险业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建设发展考核奖励试行办法》,将保险机构工作纳入政府年度责任目标考核范围。2018年6月,湘潭市召开了反保险欺诈工作会议,形成了多部门打击保险欺诈的工作合力。
特色险种:2020年9月,国家医保局、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医保发〔2020〕37号)。作为试点城市之一,湘潭市政府办公室同年出台了《湘潭市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实施方案》,正式启动该项试点。泰康养老、中国人寿、太平洋人寿、人保财险、中华联合财险、财信吉祥人寿等6家公司成功中标,涉及长期护理保险项目第一片区,职工总人数约38万人,预计保费收入4200万元。
保障民生:湘潭市积极发展农业保险、交强险、安全生产责任险、巨灾保险等政策性保险,积极承保大病医疗保险、扶贫特惠保、城乡居民意外保险、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市政工程保险、燃气安全责任险等关系社会民生领域的保险服务,为人民群众规避生产生活风险提供了重要保障。面对2017年洪灾、2018年冰灾、2019年水灾、旱灾、生猪疫情等重大灾害,湘潭保险行业第一时间迅速行动,开启绿色通道,足额赔付到位,发挥了社会“稳定器”作用,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信赖。
宣传情况:2017年起,湘潭市保险行业协会与湘潭日报经济周刊等主流媒体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合作开展了“百优服务明星”“十佳业务能手”“最具影响力赔案系列”“典型十大理赔案例”评选、保险知识有奖问答等活动。举办2017年“保民生促发展·筑梦大美湘潭”保险行业年度盛典和2019年“金彩飞扬新时代,金生金世中国心”湘潭市银行保险业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歌舞晚会,向全社会展现了保险人团结友爱、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和职业风采,弘扬了行业正能量。认真开展“3.15”消费者维权宣传、“5.12”防灾减损应急宣传、“7.8”全国保险公众宣传、金融业反洗钱、扫黑除恶、保险“五进”等各类宣传活动,向广大群众普及保险知识和政策,广泛传播了“守信用、担风险、重服务、合规范”的保险核心价值理念。编印了《保险知识宣传手册》和《反保险欺诈宣传手册》,提高公众对保险的认识,增强保险欺诈的辨别和应对能力;编印《湘潭保险》季刊,打造业内沟通交流平台,展现了保险人的风采。
协调维权:“十三五”时期,湘潭保险行业协会累计处理各类保险案件981起,其中合同纠纷及内部管理投诉321起,回复各类咨询650件,组织调解会议42次,使矛盾纠纷在基层得到了较好的化解,降低了保险争议案件处理成本。组织开展了8次大型培训活动,邀请公安、法院、司法部门的专家和大学教授、行业讲师等专业人士对保险公司高管部门负责人及理赔人员授课,就保险行业当前所面临的问题及今后发展趋势进行探讨,有力提升了行业从业人员素质。
来源:红网
作者:湘潭市保险行业协会
编辑:吴芳
本文为财富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