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驻”扎深山 留下“口碑”——记中国太保驻湖北恩施自治州空山岭村扶贫工作队队长黄锐

来源:红网 作者:通讯员 涂晓玲 编辑:甘红 2020-10-23 20:31:40
时刻新闻
—分享—

微信图片_20201023152845_副本.jpg

山势陡峭、土地贫瘠,地处武陵山区腹地的空山岭村是湖北省恩施自治州远近闻名的一个以土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贫困村。2015年冬,中国太保产险湖北分公司组派空山岭村驻村扶贫工作队,作为工作队队长的黄锐辞别年迈多病的老母亲和还在初中读书的女儿,奔赴空山岭村。

虽然早有心理准备,可是到了空山岭,摆在眼前的困难仍然出乎黄锐的想象,中国太保驻村扶贫工作队迎难而上,一步一个脚印攻坚克难。

5年,空山岭苏醒了,变样了!终于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一个个围着火炉和结对户共谋脱贫点子的太保人、一个个手脚沾满泥土正在清理垮塌山路的太保人、一个个裹着旱烟和五保户拉着家常的太保人、一个个帮忙采摘野茶穿行在山间小道上的太保人,他们用行动赢得了老百姓的啧啧称赞。

百姓喝上干净水

空山岭村山大人稀、居住分散,每年的断水季节较长,为解决老百姓常年喝水困难,中国太保产险湖北分公司驻村工作队来了以后,首先想到的就是如何让老百姓喝上干净的水。队长黄锐和扶贫“尖刀班”的战友一道,跨沟壑钻丛林寻找水源,手上常常被荆棘划出一道道血口子。2018至2019年,争取到资金67万元,建成漆树坪、瓦厂两座小型水厂和3个蓄水池,铺设管网30多公里,连通全村所有用水困难户,为提倡节约用水和充分利用稀缺的水资源,还为每家免费安装一套水表,组织村民自我管理,得到群众广泛好评,困扰空山岭村民几辈人的饮水安全问题终于得到解决。

家家户户可通车

2018年7月16日,鞭炮轰鸣,历时两年,连接空山岭村和兴隆沟村的边界公路在海拔1300米的王家垭口会合贯通,两边的百姓自发涌来,寂静的大山一下子变得如节日般热闹。

空山岭村地处深山,购置物品、出售山货,村民赶集只能翻山越岭、肩挑背扛,到邻村的集市。陡峭险恶的崇山峻岭、极易风化垮塌的土石地质,修路、养路一直是空山岭几代人的期盼和梦想。

“这块硬骨头,必须啃下!” 中国太保扶贫工作队暗下决心,东奔西走,协调争取政府、行业、东西部协作和帮扶单位各类资金近1000万元,重点倾斜,用于公路建设。实施了通村公路的硬化及安保工程、至兴隆沟村出口路新建工程、组级公路改扩建工程,共硬化道路9.3公里、路基新建扩建8.2公里,拓宽维护入户路13公里。现如今,公路修成了,两旁还矗立着中国太保产险湖北分公司捐赠的95盏太阳能路灯,创造了深山中家家通车、户户通路的历史。

大山有了新名片

多年打工回乡的邬健康想在家乡创业,却苦于没有技术和资金。为解决起步难的问题,工作队给他送上药材种植基础和扶贫政策小册子,并带着他一起在村、镇跑手续,申请政府贴息无担保无抵押贷款。如今,5万元启动资金到位了,“咸丰县顺康生态农业合作社”牌子挂起来了,地里的白术、黄精生机盎然……

“绿色、天然、有机”,才是这大山的名片。为了找到一条空山岭村长期、稳定、可持续的增收项目,发展主导产业,从2016年开始,中国太保驻村扶贫工作队曾先后跑遍周边几个县市,考察、取经,试种、筛选,最终确立了发展适合当地气候、土壤、地质条件的老鹰茶。工作队争取到政府扶贫资金和中国太保产险湖北分公司捐赠的130余万元,成功建立520亩规模的老鹰茶种植基地。同时,结合短、中期增收需求,正扩大实施覆盖绝大部分贫困户的土鸡、蜜蜂养殖项目。有了驻村工作队员帮助拓展市场和中国太保的包销承诺,没有后顾之忧的村民更加信心十足,干劲满满。

微信图片_20201023152851_副本.jpg

不是亲人胜亲人

2020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袭来,一年中在家时间屈指可数的黄锐原本可以安心与家人过春节,但看到疫情发展迅速,他始终放心不下自己帮扶的空山岭村,主动向中国太保产险湖北恩施中支请求提前返回参加疫情防控工作。

“一想到村支两委人手不足,都很辛苦,就想早点过去帮帮忙。”朴实的话语,温暖的力量。一到村里,黄锐立马和村干部一起分组逐户走访,挨家挨户上门排查外地返乡人员信息,向村民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对78名省外、11名武汉和7名州外返乡人员实行健康登记、居家隔离和重点监测,做到“每日一查一报告”。

在疫情最为严峻的日子,黄锐主动要求到海拔1300米连接兴隆沟村边界处的防疫卡口值守,挖土锯木搭建简易帐篷,捡拾干柴生火取暖。

五年来,中国太保派出了精兵强将,长期坚守,倾情帮扶,积极帮助村里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因地制宜发展以种养业为主的基础产业,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去年底,代表县里接受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验收,成绩优异,受到各方面普遍好评。

大山深处,黄锐带领着的中国太保产险湖北分公司的驻村扶贫工作队如同扎根在贫瘠岩石上的松柏,以傲雪凌霜的姿态,肩负着太保人参与脱贫攻坚的使命和担当,蕴含着对于这片土地深沉的爱。他们坚信,脱贫决胜之后,乡村振兴之路将越走越宽广。通讯员 涂晓玲

来源:红网

作者:通讯员 涂晓玲

编辑:甘红

本文为财富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money.rednet.cn/content/2020/10/23/854037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财富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