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长沙一市民被“理赔”电话骗走10万 保监会提示风险

来源:长沙晚报网 作者:陈登辉 编辑:吴芳 2016-09-09 08:43:50
时刻新闻
—分享—

  近来电信诈骗案件频发,不法分子假冒各种身份行骗。如今,保险也被他们盯上了。

  中国保监会近期表示,在全国部分地区,一些不法分子以保险为名实施电信诈骗的案例呈现多发态势。为此,保监会发出风险提示,总结了目前常见的三种行骗手法,帮助广大保民慧眼识骗。

  一个“理赔”电话骗走10万元

  上个月,长沙市民王先生驾车行驶在路上时,追尾了一辆小车,需要负全责。

  事故发生后,王先生投保的车险公司派工作人员赶到现场。时隔几天,王先生就接到一个电话,打电话的人自称是“保险公司”的,并准确说出了王先生的姓名,以及前几天发生的追尾事故。这位“保险公司”工作人员还在电话中让王先生找个ATM机领理赔款。

  人物、地点、事件,几个要素都吻合。王先生信以为真,并按照对方所说的来到ATM机前操作。这位“工作人员”要求王先生在ATM机上选择英文界面,尽管王先生并不懂英文,但理赔心切,还是依照其指示进行了操作。可当王先生回家后才醒悟自己上当了,卡上的10万元已被骗走,随后他立即报了警。

  记者了解到,事发后王先生的爱人拨打这个“理赔电话”,竟然能打通。但到保险公司一查,却发现没有该“工作人员”的号码。

  三种常见诈骗伎俩被曝光

  保监会此次在风险提示中总结了三种保险电信诈骗的惯用伎俩,王先生的遭遇正是其中一种。

  在这种诈骗伎俩里,不法分子会冒充保险公司人员以补充资料,或支付理赔款为名,诱骗保险消费者按照短信或电话指引去银行ATM机操作,转走其账户资金。对于这种伎俩,保监会表示,保险公司正常理赔无须进行银行ATM机操作,支付理赔款只需要银行账号(卡号)、户名和开户行等收款信息,不需要银行账户密码、信用卡有效期、信用卡背面的验证码以及微信、支付宝支付密码等支付验证信息。

  第二种常见手法则是“老套路”。不法分子会谎称有人利用保险消费者的身份信息,在外地办理了社保卡,购买了违禁药品,触犯了国家法律法规,然后冒充公安机关,诱骗保险消费者将资金转移至所谓的“公安机关账户”保存。这种骗局相对来说比较好识破,因为保险公司无权发行、管理社保卡。市民如遇这种情况,应第一时间联系当地社保部门,千万不要轻信。

  第三种则是谎称保险公司正在举办客户回馈活动,以邮寄礼品为名诱骗保民汇付邮费。遇到这种情况也很简单,保民可直接拨打保险公司的客服电话进行核实,真伪立辨。

来源:长沙晚报网

作者:陈登辉

编辑:吴芳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财富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