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晚间,中青旅披露,阳光人寿11月30日增持中青旅39.99万股,占中青旅总股本的0.06%,增持后持股比例首次达到中青旅总股本的5%。阳光人寿11月30日还举牌了京投银泰和承德露露。
资料显示,阳光保险集团为国内七大保险集团之一,成立于2005年7月;阳光人寿和阳光财险因同受阳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控制而构成一致行动人。
消息公布次日(12月2日),上述三家公司股价全部直接跳空高开,截至收盘,中青旅涨7.47%、京投银泰和承德露露则封死在涨停板。
从险资的买入时机选择来看,每当市场恐慌时候,总会冒出几个新老险资的面孔,“高调”举牌上市公司。
数据统计显示,自7月份大跌以来,每逢市场调整期间,各大险资都会抄底“囤货”,仅4个月时间里,已经有中国人保、阳光人寿、富德生命人寿、前海人寿、国华人寿、上海人寿、君康人寿和百年人寿8家险企成功举牌22家上市公司。
“从目前举牌的案例看,除了对一些与保险产业链相关联的公司有战略协同的意图,主要的目的还是财务投资。在当前利率下行的环境下,保险机构的资产配置压力也明显加大,预计保险公司的举牌还会继续,尤其对那些分红率较高、价格也合适的股票。”一位保险资管人士表示。
保险资金实力雄厚,动辄耗资百亿投资股票,市场动静颇大。统计显示,选择的举牌对象中,险资最爱的是地产、银行和百货,投资偏好优质蓝筹与国改概念股。记者黄路
股权分散的小公司易遭举牌
除了阔气的险资外,“野蛮举牌”的还有PE机构、私募和自然人。例如PE机构中,中科招商旗下的中科汇通最为“土豪”,7月以来共举牌了16家上市公司。该机构主要以“逢低吸筹”为策略,对小股本公司精准“围猎”。
另外,私募机构近期也频频举牌上市公司,包括私募大佬崔军旗下的上海宝银和上海兆赢、浙江思考投资、广东新价值等对多家上市公司扫货举牌。其中,广东新价值仅在11月份已经举牌科恒股份、大东海A、科斯伍德三家公司。
牛散也没闲着,仅湘股中就有正虹科技,被多名自然人在今年6-9月份股灾期间联手举牌;万福生科今年10月中旬则被牛散周岭松举牌。
统计显示,期间被举牌的上市公司虽然短期股价都会有所上涨,但持续性并不太强。
“不同主体举牌的公司各具特点,背后投资逻辑也各有不同,但不外乎三类:一是看好上市公司的发展前景;二是经历过大跌之后,当前公司的股价较低,价值面临重估;三是部分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的控制权地位并不牢固,此时介入是争夺控股权的良机。”本土一位私募人士分析认为,对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低于25%、市值相对偏小(150亿以内)、去年股息率在4%以上的个股可重点留意,这些股票最有可能成为资本大鳄们的举牌对象。
来源:潇湘晨报
作者:黄路
编辑: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