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财政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什么时候能享受到这项政策?需要符合哪些条件才能申领?需要进行哪些操作?究竟能享受多少贴息?有哪些贷款经办机构?
针对这些大家关心的热点问题,《金融时报》记者进行了梳理:
Q:什么时间能享受到这项政策?
A:在《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公开发布之日(2025年3月16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签订贷款合同且相关贷款资金发放至经营主体的,按照贷款本金对经营主体进行贴息。
Q:需要符合哪些条件才能申请?
A: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的条件,核心是要将贷款资金用于经营活动。
对于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文化娱乐、旅游、体育这8类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而言,从今年3月16日到年底的时间里,只要与银行签订了贷款合同,而且已经收到贷款资金的这些经营主体,都可以享受最长1年的贴息,贷款期限不足一年的,按照实际期限来进行贴息。
贷款资金必须合规用于正常的经营活动,例如拓展空间、优化布局、提升硬件、增加业态、人员培训、产品研发等,重点是要改善消费基础设施、提升服务供给能力,不能用于投资理财和套利活动。
Q:申请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需要哪些操作?
A:借款主体不需要进行贴息的申请,只需要按照正常的信贷流程在银行办理贷款就行。
经办银行收到财政贴息资金以后,对经营主体已经支付的利息,一次性向经营主体返还对应的贴息资金。
对于经营主体未来需支付的利息,贷款经办银行在后续按期收取时,直接扣除对应的贴息资金。
Q:究竟能享受多少贴息?
A: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可以贴息1年,上述8类主要消费领域的服务业经营主体单户享受贴息的贷款规模最高是100万元,单户享受贴息最高1万元。
同一笔贷款不得重复享受中央财政其他贴息政策;已享受地方财政相关贴息政策的,此次贴息不得超出扣除已有贴息后的实际利率水平。
举例来看,假设一家餐馆在今年10月1日获得1年期的贷款90万元,用于引进设备、扩大场地等经营活动,可以享受的贴息一共是9000元。具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假设经办银行明年2月收到财政部门拨付的贴息资金,以此作为时点来划分,经办银行需向该餐馆一次性返还3000元的贴息,将今年10月到明年1月的贴息结清;另外,明年2月到9月,每个月都会直接扣除当月贴息,经营主体每月可以少交750元的利息。
Q:经办银行有哪些?
A:经办银行为21家全国性银行,包括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广发银行、平安银行、浦发银行、恒丰银行、浙商银行、渤海银行。
来源:金融时报
作者:马玲
编辑: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