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元理财”露真相:低门槛藏高风险

来源:三湘都市报 编辑:吴芳 2015-10-14 09:01:43
时刻新闻
—分享—

  调查:此类产品“有名无实”,其实是拆份子理财 呼吁:监管细则应尽快出台

  1元能买到号称收益颇高的银行理财产品,甚至高门槛的信托理财产品。近一个时期,一些互联网金融平台竞相打出“1元理财”招牌,赚足了投资者的眼球。当记者带着质疑调查发现,此类产品“有名无实”,其实就是拆份子理财,是涉“踩”监管边界的违规行为,存在相当大的风险。专家指出,这是违背监管意图,打破投资风险匹配原则的行为。

  1元理财“有名无实”

  从“余额宝”推出用闲散资金投资低门槛理财开始,各大互联网金融平台就一直“效仿”、“探索”并创新这一业务热点。近期“1元理财”再度“高烧”,不过,这样的“馅饼”其实并不容易吃到。

  记者登录多家号称“1元理财”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发现,要么显示“抢完了”,要么要求新注册用户才能购买。“94bank”虽然号称“1元起步”,但整个平台1元起投的产品只有1款。多盈理财同样如此,多款1元起投产品都显示售罄。

  “说是1元理财,实际上真要投资的话,哪个消费者会只投1元?至少也要投资百元千元!”上海白领顾小姐说。

  还有一种则是“团购”。记者在多盈理财平台上看到,不仅银行理财产品1元起团购,就连高门槛信托产品也1元起买。近期,这个平台就推出了一款7天期的“信托·理财通国庆款”产品,预期收益率达10.1%,购买金额只要1元起。

  “众筹募集”式理财

  变相放大风险

  市场人士指出,“1元理财”这种“众筹募集资金”的投资模式,是游走在监管的灰色地带。超级银行、理财管家、安全保障等抓人眼球的关键词是目前“1元理财”金融平台的主打宣传语,但业内人士认为,互联网金融平台上的低门槛理财产品,多缺乏行业监管和风险评测,投资者的资金安全很难得到法律保障。

  而对于“1元团购”的理财方式,融360金融分析师王茜表示,“1元团购”实际上并没有银行授权,投资者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资金被平台集合起来,以平台的名义在银行购买,这是有风险的。“这种拆份子的理财方式涉嫌违规代理销售,投资者要看到背后的隐形风险,切忌盲目做出投资选择。”

  有业内人士向记者坦言,“1元团购”理财给投资者的高收益实际上是平台自身补贴产生的,对平台而言是为揽客而做亏本的买卖。一旦平台资金运作出现问题,发生“跑路”、倒闭等事件,投资者的权益将很难保障。

  观点

  创新莫“踩”界,监管细则应尽快跟上

  2015年7月,十部委正式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但具体监管细则还未出台,对于拆份子理财这种低门槛方式没有给出具体的监管意见。

  民生证券银行业研究员廖志明认为,这种行为其实就是对监管的一种套利,通过互联网金融突破信托、资管计划等高风险理财产品的监管限制,对投资者来说风险较大,有必要加强监管,规范发展。

  普益财富分析师牟鑫表示,当下,互联网金融平台进行创新时,“踩线”监管边界的情况越来越突出,亟待监管层出台细则,规范行业发展。

  数据

  平均每6家P2P网贷平台就有1家“出问题”

  一直以来,国内互联网金融平台野蛮生长是不争的事实,加之信息披露不完善,这种低门槛理财的具体规模尚无法统计。但据记者梳理发现,低门槛理财主要有几大类型,其中低门槛理财的先驱“宝宝类”产品,截至2015年二季度末规模已达到6133.8亿元。

  除此之外,P2P网络借贷也是热门的低门槛投资品种,平均收益率在10%以上,投资门槛低至一元或百元。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P2P网贷市场,而P2P平台“跑路”现象更是层出不穷,根据网贷之家的统计数据,2014年全年问题平台达275家,平均每6家平台中就会有1家“出问题”。截至2015年9月底,累计问题平台达到1031家,占P2P整体平台数的30%。许多投资者“血本无归”。

  据新华社

来源:三湘都市报

编辑:吴芳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财富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