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不仅仅是惊人的相似,而是已经简单重演了,目前关键是:下一季还会重演吗?——之后的故事你们都知道的,沪指从4000点涨到6000点。(一定要重演啊——编者心声)
28日早盘还看不出任何恐慌气氛,沪指微幅高开,一路摇摇晃晃上冲,10点半前,沪指无限逼近5000点关口,创出4986.5点的7年新高。
10点半过后,大盘开始下跌,权重股走低,部分题材股冲高回落;午后开盘,沪指再度跳水,权重股砸盘,题材股暴跌;14点之后,恐慌情绪加重,下跌加速;临近收盘前20分钟内,沪指下跌150点,几乎占全天跌幅的一半。
截至收盘,沪指报4620.27点,跌幅6.50%;深成指报15912.95点,跌6.19%;创业板指报3432.98点,跌5.39%。
当天,两市近百股涨停,但有超500只股票跌停,超2000只股票下跌,不少次新股尾盘数分钟内由打开涨停直奔跌停。两市共成交24206亿元,再创新纪录,这也是连续第四个交易日成交突破2万亿。
“5·30”已经简单重演。
2007年5月30日,沪指的日跌幅是6.5%,2015年5月28日,沪指的日跌幅也是6.5%。“这已经不是单纯的巧合了……”省内一位机构人士分析称。
2007年5月30日,受财政部突然宣布上调证券交易印花税率的消息影响,A股暴跌,跌停个股达859家,1.2万亿市值蒸发。
“亲身经历过老股民可能还记得,2007年大牛市时的5·30暴跌是何等恐怖,部分个股几天内下跌30%—40%。这些都是近期蜂拥入市的90后这批‘新韭菜’没见过的。”这位机构人士回忆说。
不过,该人士也指出,两次大跌的背景差别很大。当年“5·30”的主要导火线只有一条:就是印花税突然上调。而昨日晚间,市场上流传的几大理由并没有超出预期:下周年内第七批新股发行,包括巨无霸中国核电;发审提速,今年上市企业或达500家;汇金减持建行、工行;广发、海通等券商再度提升保证金比例;监管部门要求各银行上报资金入市情况……
“这些都是伪利空,没有一条超预期,杀伤力根本无法与当年的‘半夜鸡叫’相比。”该机构人士认为,这才是最值得关注的因素。“本轮行情几乎是在政府背书的背景下冲上来的,那既然背景这么硬,又是什么力量主导此次暴跌呢?有些看不懂了。”
记者观察
股市最怕出现共识
“5·30”似乎已经简单重演,“5·30”后传呢?也会像当初一样,大幅震荡后重新走牛、由4000点冲到6000点吗?
“股市最怕出现共识。一旦形成共识,只有两种情况,要不然行情走势完全相反;要不然很快兑现,让大部分人几乎没有参与的机会。”省内一位具有券商背景的私募人士分析指出。
例如,今年春节后的行情,典型的属于后一种。市场号称是“国家意志走牛”,结果股指一路飙升,调整很少,一旦下车,不马上狂追,就很难再上车。
有意思的是,5月28日暴跌后,市场又形成共识:调整正常,早就预期到了,不影响中长期牛市。
“很多人问有没有反弹。个人观点,或者根本没(大)反弹,要不然很快直接拉回4900点,甚至5000点之上。”该私募人士直言,不少投资者担忧的“融资盘踩踏”事件,还未到时候。
“这次暴跌和5·30的最大区别是:目前的两融业务火爆,主要是融资如火如荼。这是行情推动力量格局方面的重大变化。”该私募人士指出,此次暴跌前,多家券商密集响应证监会要求,加强了两融监管,包括上调保证金比例、调整两融担保股票范围及折算率、控制信用账户持股过于集中风险等等。例如,海通证券5月28日起将全体信用客户的融资(券)保证金比例上调5%,这是其月内第二次收紧杠杆。
“理论上来讲,杠杆业务确实有助涨助跌的作用。但28日暴跌行情后,并没有听到圈子里有类似强制平仓的故事传闻。”上述私募人士表示,近日上述大批券商降杠杆,确实起到相当大的作用,“个人分析,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杠杆助涨助跌的前提是,出现‘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只有到了临界点,才会放大这种作用。现在绝大部分人的问题是,浮盈太厚。如果部分个股行情连续跌停板,那两融的杀伤力就会显现出来了”。记者陈海钧
机构观点
民生证券:牛市尚未终结
本轮牛市三大主逻辑:货币宽松、居民财富重配、改革预期均未发生改变。牛市最大主题——国企改革真正利好尚未完全体现,具有真正未来支柱产业的潜力尚未被完全挖掘,直接融资市场的崛起仍在半途。
尽管短期市场风险犹存,疯牛换挡要经历阵痛。但深蹲才能起跳,收割才能播种。打新资金回归后,市场将重获上攻筹码,而国企改革预期不断强化将成为近期支撑市场的重要力量。
方正证券: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近期过于猛烈的涨幅已经让投资者“人心惶惶,草木皆兵”,在利空催化剂出现之后,出现大面积跌停并不意外。
但是在经济基本面持续下行背景下,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是始终不变的方向,流动性宽松的方向很难改变。短期由于新股IPO,以及央妈的调整不会成为持续制约市场的因素。放水方式将从“大水漫灌”改为“细水长流”。
兴业证券:加仓机会来了
目前流动性异常宽松,4月份以来以3个月国债、shibor为代表的短端利率的下降速度仅次于2008年底,央行的定向正回购不会改变流动性宽松的格局。风险快速释放后,大家一直苦苦等待的加仓机会终于来了,接下来要做的只是“眼到、手到”。
星石投资:调整并非坏事
阶段性的调整将市场从此前极度狂热的氛围中解放出来,有助于本轮牛市走得更稳、更远。市场的短暂调整还为新产品的建仓提供了更好的时机。牛市仍将延续,风格或转向消费,本次暴跌不会改变牛市行情,阶段性调整之后牛市仍将延续。
中航证券:大跌并不可怕
这种大跌让投资者再一次认为这一定是头部来临了,而我们不会人云亦云,本次牛市的推动力量前所未有,不会因为一天的下跌就彻底否定,目前的下跌是又一次筛选好股票的机会。
大跌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投资者自己内心的不淡定,证券市场就是一个波动的市场,未来的牛市依然还将继续进行。本报综合
来源:红网
作者:陈海钧
编辑:吴芳
本文为财富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