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长沙10月16日讯(潇湘晨报记者 张莉 实习生 包姗)美丽的泡沫,也只是一刹花火。之前因为地铁优势、租金性价比高等因素,被很多小商户颇为看好的湖南晶和国际商业广场(以下均简称晶和国际),一年多后仍未如期开业,且很有可能面临“难产”的命运。
“我是今年6月底签的约,签约时说是7月份开业,后又称9月开业,一拖再拖。国庆节后招商中心都关门了,估计是开不了了。”晶和国际小商户李凤(化名)说。
李凤本想在这里开一家品牌鞋店。6月底,她看到自己选中的C区一个铺面基本成形后,采取“押三付六”的方式,向晶和国际交付了6.5万元租金,之后开始期待创富。
但万万没想到,期待中的开业却成为泡沫。
在李凤给出的一份名单上,有不少和她一样与晶和国际签约的小商户,他们缴纳资金从2万多元至14万多元不等。
从最初的百盛、流行坐标,到后面的新百润,位于芙蓉广场负一层的上万平米物业,已成为很多人心中的“商业百慕大”。
2013年7月30日,在几度易主的百盛旧址上,晶和国际相关负责人谈及接手老百盛的原因时称——“愿投巨资将芙蓉广场整体升级,理由就是‘地铁’”。然而,地铁开通数月有余,晶和国际却依然没有开出花朵来。
“原本计划今年4月28日开业,但因为种种原因如消防不过关等等,不得不往后推,有些问题还不是钱能解决的。”10月15日晚,晶和国际一位相关负责人陈军(化名)如是说。
陈军说,从进驻芙蓉广场至今,晶和国际已经投资了1000多万元。目前公司还在调集资金,希望能尽快把小商户的租金退掉。原本200多个商户,现在还有几十个商户要退。
[新闻链接]
晶和国际,又一个新百润?
跟晶和国际一样,最初看中百盛旧址地铁商机的还有新百润投资商,但它没有坚持到光明的到来。
2011年4月28日,新百盛在位于芙蓉广场的百盛旧址开业,后来更名新百润,短短一年时间,黄金码头再度萧条,2012年3月底,闭门歇业。
“市场竞争激烈,以及与业主的关系,仅仅是新百润失败的原因之一,真正让它快速走向衰败的是很多客观因素,包括广告位、促销位受限及与物业方矛盾等等。”曾在新百润工作的王杰(化名)透露,“投资方实打实地在这里亏了1000多万元”。
王杰说,由于品牌商都相当看好此地段,新百润在前期招商阶段进行得比较顺利,前三个月生意不错,但进入服装销售淡季后,一些矛盾就开始显山露水,最终还是没有抵过现实的考验。
对于晶和国际,他个人认为:“如果各方面的关系得不到有效梳理,要想做好还是很有难度。”
晶和国际,是不是又一个新百润?现在可能还不好说。“晶和国际投了1000多万元,不可能这么就放弃吧?”晶和国际的陈军说。
来源:红网
作者:张莉 实习生 包姗
编辑:吴芳
本文为财富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