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央行启用28天正回购 资金面将告别过度宽松

来源:中国证券报 编辑:吴芳 2014-03-05 09:41:32
时刻新闻
—分享—
  周二,央行继续在公开市场开展正回购操作,同时增加28天期品种,以适当延长资金锁定期限。市场人士指出,随着节后现金回流进程终止,外汇市场干预力度减弱,以及近期净回笼的累计效应逐渐显现,银行间市场资金面正走过最宽松阶段,未来基准资金价格指标或适度上浮,但资金面相对宽松格局短期内不会出现根本性变化。
  
  央行正回购期限规模“双增”
  
  央行公告显示,人民银行周二(3月4日)在公开市场开展了两个期限的正回购操作,交易量合计850亿元,略多于上周四的600亿元。从操作品种看,除2月中旬以来连续使用的14天品种之外,28天期正回购操作也在今年首次露面。其中,14天正回购350亿元,中标利率持平于前期的3.80%;28天正回购500亿元,中标利率4.00%。央行上次开展28天正回购是在去年6月6日,利率为2.75%。
  
  交易员指出,28天正回购延长了资金冻结期限,对流动性的收紧效果有所加强,表明了央行进一步回收过剩流动性的态度。此前一天,银行间货币市场7天利率刚刚跌破了3%关口,创下去年5月16日以来的最低水平,显示尽管春节公开市场持续呈净回笼状态,但资金面仍处于非常宽松的状态。
  
  从市场情况看,投资者此前对于央行继续提高公开市场回笼规模,延长正回购期限,甚至启用央票等工具等也有一定的心理准备。本周一,利率债招标趋淡、期债合约下跌,即被视为市场谨慎看待本周公开市场操作的反映。
  
  资金面预期悄然生变
  
  随着28天正回购重启预期的兑现,市场对未来资金面的看法略微转向谨慎。周二,利率互换市场基于银行间7天回购利率的3年期和5年期报价双双出现反弹;回购市场各期限利率亦多数上涨,其中7天回购加权利率大涨68BP,重回3.50%水平。市场人士指出,伴随着节后现金回流进程终止,外汇市场干预力度减弱,以及近期净回笼的累计效应逐渐显现,银行间市场资金面正走过最宽松阶段。
  
  按照市场主流观点的分析,春节过后资金面持续宽松,主要得益于年初超储率较高、存款回流银行体系、外汇流入较多、央行在干预汇市中投放基础货币等因素。而年初银行机构加大投资力度,尤其是贷款派生存款导致法储泵缴,将逐渐侵蚀超储规模;存款回流进程则随着时间的推进,已基本结束,对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增量贡献在不断衰减;鉴于人民币汇率近两周跌幅已经较深,后续随着央行干预力度减弱直至退出,银行间市场流动性也将恢复常态。此外,在人民币即期汇率大幅贬值后,市场担忧未来新增外汇占款下降,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市场对资金面过度乐观的看法。
  
  短期相对宽松依旧可期
  
  不过,分析人士认为,在一季度末之前,资金面相对宽松格局不会出现根本性变化。首先,相比节后现金回流规模而言,近几周央行公开市场回笼规模依然有限。有交易员表示,公开市场回笼对资金面主要起到边际收紧的作用,难以动摇资金面宽松的格局。
  
  其次,2月到3月中上旬,资金面负面因素不多。经验显示,3月份为财政存款净投放月,资金面的最大考验就是3月底的银行考核。不过,从往年情况看,一季度末对资金面的影响相比其他几个季度末温和。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央行近来更注重保持流动性的稳定性,经济增长放缓也给予央行微调调控力度的空间,央行对于收紧流动性的态度可能没有去年严厉。从节后公开市场操作看,虽然资金面非常宽松,但央行的对冲力度始终较为温和,先是仅启用了并不常见的、锁定期较短的14天正回购,而后回笼规模也持续低于市场预期。如,昨日正回购操作量仍少于上周二的1000亿元,考虑到当日有480亿元到期资金,实际单日净回笼规模只有370亿元。
  
  另据交易员称,周二回购利率上涨,主要受到开盘价格引导,市场上1个月以内资金供给实际上相当充裕。中信证券分析师认为,央行14天正回购利率3.8%可能是央行所能容忍的7天利率下限,3月份7天回购利率均值有望在3.8%-4.0%附近。

315维权月 红网财富帮您维权 

     您是否曾在金融消费、保险购买、投资理财时被坑被骗被忽悠?赶紧通过以下4种方式联系红网财富,我们帮您维权:

1、登陆红网消费维权发帖投诉举报;
2、拨打红网财富维权电话0731-82965567投诉,
     
周一至周五8:30-17:30投诉专线为您开通;
3、新浪微博用户私信 @红网财富 投诉举报;
4、微信添加"rednet-cf"或"扫描二维码" 
    
关注红网财富,发送投诉。

网友投诉热帖 

1、2014红网315消费维权月特别行动
2、长沙黄花镇机场口农村商业银行存折内的2万元不翼而飞
3、定损价比维修厂少1/3 网友投诉太平洋车险获解决
4、在中国邮政存定期被忽悠购买中国人寿鸿丰两全保险
5、事故车符合“报废”花9万修复?人保车险被指违规定损

来源:中国证券报

编辑:吴芳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财富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