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更名、换帅、减负......这些金融机构上演“变变变”
2025-05-26 16:58:17 字号:

更名、换帅、减负......这些金融机构上演“变变变”

近期,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天津、上海、辽宁、重庆等地监管局集中公开了一批涉及多家消费金融公司的高管任命、章程修改、名称更换等批复事项。

根据批复信息,上海尚诚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河北幸福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首席风险官均有高管履新,展现出新人新貌。

另外,重组后的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更名一事,也备受市场瞩目。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天津监管局日前发布行政许可,已同意“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捷信消金”)正式更名为“天津京东消费金融有限公司”(简称“京东消金”),英文名也同步变更为“Tianjin Jingdong Consumer Finance Co.,Ltd.”。

此前的一个多月,京东还正式确定了消金公司的新高管人选,由Ondrej Frydrych变更为张含春,其任职资格也已获得监管部门的批复同意。

对于公司更名,京东消金公开回应称,名称变更不影响已签署的合同、协议的效力,公司业务和客户服务不受任何影响。未来,公司将致力于高质量发展,为广大客户创造更好的用户体验。

至此,捷信消金完成了成为“京东系”一员后重组更迭的最后一步,正式告别原有外商独资运营模式,进一步融入京东生态,拓展场景化、多元化的电商消费分期布局,推动消费金融公司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实现转型和发展。

有市场分析认为,京东消金未来或将重点推动业务场景化和风控科技化两大战略转型,依托京东电商生态深度融合消费场景提升信贷服务渗透率,同时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智能化业务和风控体系,降低对第三方平台的依赖,缓解资产质量压力,夯实长期发展根基。

同为电商、互联网背景的消费金融公司,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蚂蚁消金”)近期也是动作频频。

《金融时报》记者注意到,蚂蚁消金正寻求“轻装前行”,加快不良资产处置。

5月23日,蚂蚁消金在银登中心对外发布2025年第2期个人不良贷款(个人消费贷款)转让项目转让公告。从公告披露的数据,该笔项目个人不良贷款总户数达到11.96万户,涉及31.36万笔个人不良贷款,加权平均逾期335.88天,未偿还本金约4.96亿元,未偿还本息合计约6.03亿元。

京东入局、蚂蚁“减负”……随着互联网巨头们对消费金融发展战略不断调整、业务版图加速拓展,行业内的竞争格局正在重塑。

在当前的变革浪潮中,无论是高管人事调整、公司更名,还是业务战略转型,消费金融公司都在试图找到适应新环境的生存之道。特别是在政策效应持续释放消费潜力的背景下,如何确保业务转型过程中严守监管红线,如何贴近民生、场景创新、优化产品,实现扩内需、促消费,是摆在消费金融公司面前的重要课题。

“在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以及市场环境不断优化的双重利好下,我国消费金融迎来结构性机遇。这一机遇不仅体现在市场规模的潜在扩张,更在于市场格局的深度调整与优化。”招联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表示,面对这一机遇,金融机构需准确定位,发挥特色和优势,坚持良性竞争和差异化发展;秉持开放合作的态度,广交友、广结盟,实现优势互补,不断提升消费信贷产品吸引力;加大产品创新力度,丰富产品类型,促进消费金融更加普惠化,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吸引更多客户。

来源:金融时报

作者:李珮

编辑:吴芳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