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郭雅倩 武汉报道
典雅明亮的大厅、独立私密的诊室、静谧舒适的病房、温馨的书吧、茶吧,这里,一反过去人们对传统医院的印象。第七届世界大健康博览会召开之际,红网记者闪现武汉,带大家走进泰康同济(武汉)医院,体验健康养老“新方案”。
泰康同济(武汉)医院病房环境。
专家汇集、重点学科建设
老年患者有“医”靠
泰康同济(武汉)医院由泰康保险集团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合作打造。
打开泰康同济(武汉)医院的简介手册,30多个细分科室的100多位坐诊专家赫然在列。“我们背靠的是同济医院的医疗资源。”泰康同济(武汉)医院执行院长王志华介绍。
泰康同济(武汉)医院大厅。
老年群体就医,最看重的要素之一便是医疗专家。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泰康同济(武汉)医院持续深化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的战略合作,陆续引进20余位知名专家担任学术科主任、首席专家、兼职专家等职务,通过坐诊、查房、手术及学术交流等方式推动学科建设和医疗水平提升。
除了院内专家,泰康同济(武汉)医院还可以联动院外专家。“在这儿就诊,不光可以向同济医院的教授,还可以向协和等医院的专家教授发起邀请,来提供医疗服务。”王志华表示。此外,院内还能通过远程技术,在线上聚集国内外专家进行会诊。
记者了解到院内还拥有一众走在科技前沿的“硬核设备”:先进磁共振、CT界的“航母”、新型高压氧舱、诊断乳腺疾病的无创检测平台,还有“胶囊胃镜”等检测“黑科技”。
护师介绍“胶囊胃镜”配套的磁控床。
健康管理中心的护师黄叶介绍,“胶囊胃镜”通过口服一颗小胶囊,就不用插管了,也不用打麻醉,可以全方位地检查胃部,对老年患者和惧怕麻醉的患者很友好。
“老年学科是我们的特色,为老年人服务是我们将来医疗服务的一个工作重点,也是我们提高医疗质量一个方向之一。”王志华表示。
目前,泰康同济(武汉)医院践行“5+N”学科发展规划,在重点打造神经医学中心、健康管理与老年医学等五大战略型重点学科的同时,聚焦发展骨科、肿瘤科、眼科等重点建设专科。
泰康同济(武汉)医院已拥有信息科、临床药学两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胸外科1个省级临床重点建设专科,信息科、胸外科、病理科、临床药学4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结直肠肛门外科、放射影像科、超声影像科、康复科与护理部5个市级临床重点建设专科。
专业的医疗专家力量,硬核的医疗设备,坚实的学科建设,泰康同济(武汉)医院让老年患者有“医”靠。王志华说,“现在的门诊量基本上每天都超过了2000人。”
医险结合、医养融合
提供长寿时代医疗健康新方案
静谧的院内环境或许与高度信息化相关。记者在现场了解到,在泰康同济(武汉)医院就诊,已实现“一部手机轻松搞定”。除了与看病挂号相关的医疗服务外,院内的理赔服务同样可以“掌上结算”。
医险结合,是险资医院的显著特色,也是持续探索的方向。王志华介绍,全方位地承接保险客户的需求,持续提升价值医疗创新,通过“保险支付+医疗服务”的体系,让患者看病不难,理赔不烦。
他举例道,“比如在很多和我们签了协议的保险客户里面,病人有住院需求,就先住院,后面直接和保险公司结算,给病人提供了很多便捷服务。”
泰康同济(武汉)医院执行院长王志华回答媒体提问。
记者了解到,医养融合方面,泰康同济(武汉)医院与泰康之家·楚园及康复医院有着紧密合作。
王志华介绍,“康复医院的重症患者直接转到我们这里来,是全流程化的服务。每个月会定期派专家在楚园坐诊。每一个星期有直通车,那边的老年客户或者是泰康之家居民,有什么不舒服需要就诊,有直通车直接送到我们这儿来,非常方便,不需要挂号。”
综合医疗科主任邹琼表示,“我们国际医疗部为客户提供全程的健康管理,在医疗服务上,我们也会让患者感受到家的温馨和舒适。”
在泰康之家·楚园,有的老年患者子女不在身边,送到泰康同济(武汉)医院来,有服务人员全程陪同就诊。医险结合、医养融合,泰康同济(武汉)医院提供了长寿时代医疗健康新方案。
今年下半年,泰康同济(武汉)医院二期区域全面开业,届时病床数将增加到1200张左右,国际医疗部也将投入运营,届时医院环境、服务能力、信息化水平也会进一步提升。
来源:红网
作者:郭 雅倩
编辑:吴芳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money.rednet.cn/content/646948/55/14861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