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规模回暖 业绩分化 理财公司披露半年报
2025-09-12 10:11:56 字号:

规模回暖 业绩分化 理财公司披露半年报

32家银行理财公司均已披露上半年“成绩单”。

整体来看,2025年上半年,在理财市场规模回暖的背景下,理财公司的规模和盈利能力出现分化。《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5年上)》(以下简称《报告》)数据显示,2025年6月,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近31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38%,同比增长近8%。

“万亿元俱乐部”扩容

近期披露的上市银行半年报以及中国理财网披露的公告显示,上半年,32家理财公司中,有24家理财公司资产管理存续规模较去年底增加,同时“万亿俱乐部”迎来扩容。

具体来看,截至6月末,招银理财资产管理存续规模2.46万亿元,继续“领跑”,但从变化幅度来看,较上年末下降了0.04%。对此,招商银行在业绩报告中表示,上半年,理财规模阶段性波动与市场环境密切相关,二季度已出现修复迹象,当季实现971.29亿元的增长。

兴银理财紧随其后,截至6月末,其资产管理规模约2.32万亿元,较去年底增长6.34%。值得关注的是,上半年,信银理财资产管理规模实现了突破,从去年底的1.99万亿元跃升至2.13万亿元,增长7%,首次跻身“2万亿元俱乐部”。

此外,中银理财、工银理财、光大理财、农银理财、交银理财、建信理财、浦银理财、中邮理财、平安理财、民生理财10家机构也处于“万亿元俱乐部”。其中,中邮理财存续规模以18.56%的强劲增长,成功跻身“万亿元俱乐部”,截至6月末,理财产品存续规模1.18万亿元。

截至当前,已有13家理财公司管理规模超万亿元。

根据银行半年报,部分理财机构的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产品创新和渠道拓展。例如,华夏理财坚持产品创新驱动,推出阶梯费率目标盈产品,探索创新养老场景理财产品等。中邮理财加快渠道拓展,三方代销规模较上年末增加677.24亿元。

多家公司实现净利润正增长

从业绩来看,上半年有超六成理财公司的净利润实现正增长。

头部理财公司中,招银理财、中银理财、农银理财、兴银理财、信银理财、光大理财6家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均超过10亿元,其中,招银理财实现净利润13.64亿元,位居首位。工银理财、浦银理财、建信理财、交银理财、平安理财上半年分别实现净利润9.92亿元、9.25亿元、8.25亿元、7.73亿元、7.00亿元,位列“第二梯队”。中邮理财和民生理财上半年净利润也超过5亿元。

从增速来看,浦银理财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76.19%,实现快速增长;上银理财实现净利润1.14亿元,同比增长37.35%;渝农商理财、中银理财、华夏理财、渤银理财的净利润同比涨幅均超过20%。

另有部分理财公司净利润有所下滑,其中,青银理财表示,上半年,针对债市波动公司加强市场风险管控,调整产品的债券持仓,但由于固收占比较高等因素影响,理财手续费收入有所减少。

在业内人士看来,上半年,理财公司资产管理规模扩张,为利润增长奠定了良好基础。“目前来看,存款利率较低,居民投资理财需求仍然较旺,在这种情况下,银行理财规模有可能继续增加,为下半年银行理财公司经营发展提供良好的需求环境,进而带动银行理财公司继续向好发展。”邮储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表示。

头部公司优势明显

值得关注的是,从理财公司管理资产存续规模与盈利能力来看,头部理财公司仍具有显著优势。

《报告》显示,截至6月末,理财公司存续产品数量达2.79万只,存续规模27.48万亿元,较年初增长4.44%。存续规模超万亿元的前13家理财公司管理规模合计约22万亿元,占32家理财公司管理规模的80%,也显示出行业集中度较高的特征。

在业内专家看来,这反映出头部理财公司“母行资本+渠道+投研”三位一体优势,渠道及投资者更信赖头部机构,中小银行理财公司面临获客成本与资产获取的双重挑战。长期来看,理财公司仍需通过精准定位构建自身的差异化竞争力。

“头部机构凭借投研、风控、渠道的综合优势巩固行业地位,推动行业规范化程度提升。”博通咨询首席分析师王蓬博分析称,中小机构面临客户流失与规模收缩的压力,部分机构需转向细分市场或寻求合作。

此外,上半年,合资理财公司规模迅速增长,显示出其正依靠差异化优势成为行业结构变化的重要变量。上半年,法巴农银理财、高盛工银理财、汇华理财和贝莱德建信理财资产管理规模分别增长64.82%、56.98%、49.68%和33.23%,另外一家施罗德交银理财也实现了6.32%的规模增速。

在中资理财公司方面,上半年,渤银理财、宁银理财、恒丰理财规模增幅均超20%,分别为29.95%、26.94%和25.08%。城商行理财公司中,苏银理财、南银理财、杭银理财和北银理财也实现了两位数的规模增长。

来源:金融时报

作者:余嘉欣

编辑:郭雅倩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