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不法分子打着为民维权的旗号,伪装成律师等专业人士,以传播法律知识为噱头,骗取消费者个人信息进行非法代理退保,以此谋取不法利益,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中国太保寿险湖南分公司提醒广大消费者:警惕“非法代理退保”陷阱,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案例简介
50岁的周阿姨在浏览短视频时看到了一条“代理退保”的视频,声称可以帮助消费者全额退保,随即想到自己为老伴投保的一份保单已到缴费期,资金困难不想缴费,于是她鬼使神差地点击了视频链接,并添加了对方微信。
对方称自己是一名“律师”,表示能够帮助周阿姨全额退保,且先期仅需要支付几百元的费用,剩余费用事成后再行支付。经过多轮洗脑,周阿姨根据“律师”指导准备退保申请材料,并拨打电话投诉保险公司。
保险公司接到投诉电话后,约周阿姨到公司面谈,尽管工作人员及时介入,耐心劝导其了解保险的意义功用和退保风险,但她仍执意选择了退保。
半年后,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让周阿姨的家庭陷入了困境。她的老伴因病住院,急需大量资金来支付高昂的医疗费用。然而,此时才惊觉原可获赔的30万保障金已成泡影。更令人揪心的是,中介不仅未兑现“全额退保”承诺,还持续以“服务费”名义索要钱财,让这个本不富裕的家庭陷入双重困境。
周阿姨悔恨交加:“若早知道,我就不退保了。就算要维权,也应该找正规渠道,现在真是悔不当初呀!”
案例分析
黑产代理往往通过线上平台、社交媒体或电话短信发布广告,声称“全额退保”“无损失退保”“快速退保”等,吸引消费者注意。他们往往夸大退保成功率,隐瞒退保可能带来的损失,一旦消费者上钩,黑产代理会要求签署所谓的“代理协议”,这些协议中可能隐藏高额服务费或不平等的条款,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捆绑;在退保过程中,黑产代理会要求消费者提供身份证、银行卡、保单等敏感信息,这些信息可能被非法出售或用于二次诈骗,例如办理贷款、注册虚假账户等,导致消费者面临更大的经济损失和隐私泄露风险。
如果消费者发现被骗或拒绝支付高额手续费,黑产代理可能采取威胁、恐吓等手段,逼迫消费者就范,最终让消费者陷入经济和法律的双重困境。消费者应提高警惕,选择正规渠道办理退保,避免落入黑产陷阱。
风险提示:防范代理退保风险,避免陷入黑产陷阱
谨慎评估退保必要性。充分了解保单的保障范围、退保损失及重新投保的潜在风险,避免因短期资金需求盲目退保。
选择正规渠道维权及办理业务。对保险产品有疑问时,应通过正规途径反映问题、提出诉求。若需要调解,可向银行保险业纠纷调解中心求助;办理退保需选择保险公司官方客服、官网或线下网点等正规渠道办理,避免通过不明第三方代理。
警惕虚假承诺。识破夸大宣传,对“全额退保”“无损失退保”等承诺保持警惕,退保通常会有损失,尤其是长期保单。
保护个人信息。签署任何协议前,务必仔细阅读条款,避免签署隐藏高额费用或不平等条款的协议,同时避免向不明第三方提供身份证、银行卡、保单等敏感信息,防止被非法利用。
举报黑产行为。如遭遇诈骗或威胁,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通讯员 陈婧)
来源:红网
作者:通讯员 陈婧
编辑:吴芳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money.rednet.cn/content/646942/96/15178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