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用上电子支付为啥难攒钱了?
2024-03-25 09:09:00 字号:

用上电子支付为啥难攒钱了?

前段时间,“用回现金的年轻人终于攒下钱了”的话题冲上热搜,评论区里不少人感慨,用现金的时候总是会省着用,真的攒下了不少钱;而在使用电子支付时,满屏百十来块的消费“神不知鬼不觉”地就把几千块钱花完了。

如今,无论是大商场还是路边小摊,都可以使用电子支付,“扫一扫”即可完成付款流程。不可否认,电子支付确实让我们日常消费更便捷了,但同时也让人无意间花更多钱,引发更多冲动型消费。

电子支付的出现,大大缩短了消费决定与消费达成之间的距离,减少了冲动型消费被打断的机会,换句话说就是让我们来不及后悔。

美国普渡大学的营销学教授理查德·费因伯格曾做过一项研究,他比较了使用现金与信用卡会给人们带来的影响。结果发现,使用信用卡相较于用现金会让消费者花更多的钱,同时更快地作出购买决定。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此前发表的实证研究也得出结论,平均来看,在接受移动支付后,交易总额增长了2.4%,总交易频率提升了23.5%。

有了电子支付后,会让我们更容易买买买吗?答案是肯定的。一般情况下,我们会对大额消费进行控制,对小额消费却不太在意,使用电子支付就会弱化这种对开销的“抓大放小”管理。而且,使用现金带给我们视觉和触觉上的冲击也是电子支付不能替代的。不同的数字、颜色、纸张大小都代表着现金不同的面值,每一次掏钱包时会真切地感受到一张张纸币的流失。用手机支付时,这些属于纸币的特征就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只剩下屏幕上数字的变动,这就导致我们对大额消费和小额消费之间差异性的感知在不知不觉中减少。

身边不少朋友对此深有同感:用现金时总是会省着用,每次破开“百元大钞”甚至会心疼一下;但在手机上买东西时,几块钱或者几十块钱都觉得挺便宜,哪怕是99.99元,也会觉得没过百,不算贵。

买还是不买,背后其实是两种心理力量在相互博弈。在这场内心较量中,如果消费带来的快乐和满足感能够战胜失去金钱的痛苦,那么我们便会觉得“物超所值”,从而产生强烈的购买冲动;反之,则会选择放弃购买,以避免更大的经济损失。

电子支付正是抓住了这种消费心理,通过削弱支付时产生的痛感,提高消费的可能性。使用现金交易时,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资金流向了何处,这种高度透明的支付形式会使花的每一笔钱都更加突出,从而增加了消费者对支付的厌恶感,降低了消费的可能性。相比之下,电子支付虽然方便快捷,但它的透明度却降低了不少。

与此同时,电子支付提供的多种付款手段,进一步减少了支付时的痛苦。相较于用现金直接支付,“分期付款”“先买后付”等功能让消费者在购买当下并不会立刻体验到花钱的痛苦,而是将支付痛感延至未来。网友戏称,下单时“先买后付”感觉就像“零元购”,可过段时间自动扣费时“心在滴血”。

其实,要想让使用电子支付时花钱慢下来,倒也不是什么难事。只要我们在付款前,哪怕是最后输入密码前多问几遍,这是真正需要的,还是只是想要。毕竟,大数据只能通过收集分析用户的行为偏好、兴趣等数据“猜你喜欢”,真正了解自己需要的,还是你自己。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勾明扬

编辑:吴芳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