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红利实现率高,实际分红一定多吗?

来源:金融时报 作者:孙榕 编辑:吴芳 实习生 刘琴 2025-07-31 13:03:55
时刻新闻
—分享—

兼具保障与浮动收益特性的分红险正成为保险市场的“新宠”。人身险公司纷纷将转型分红险视为缓解“利差损”风险的战略举措,这为分红险产品转型按下了加速键。

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保险公司今年共新推出403款人寿保险产品,其中分红险产品有151款,占比为37%,较2024年全年提升了9个百分点。

随着分红险市场热度攀升,一个关键指标——分红险红利实现率也走进了大众视野。许多人认为,红利实现率超过100%,意味着能拿到超预期的收益。那么,红利实现率高,实际分红一定多吗?看懂分红险收益,我们要先算两笔账。

众所周知,分红险收益由保证利益和分红利益两部分组成。

保证利益取决于产品预定利率,2024年10月前,分红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为2.5%,2024年10月后降至2%。在如今的预定利率动态调整机制下,分红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将在今年8月底前再度下调至1.75%。目前,已有部分险企上线预定利率为1.5%的分红险产品。

分红利益取决于所投保产品的红利演示利率、保单分红方式(现金红利、增额红利、积累生息等)、保单年度、保额大小、分红分配规则等多个因素。

总体看来,当保单预定利率较高、红利演示利率较高时,即便分红实现率相对较低,保单持有人同样可以获得相对可观的收益。反之,当保单预定利率较低、红利演示利率较低时,即便分红实现率相对较高,保单持有人可获得的收益也有可能不高。

按照监管要求,至少将分红保险业务当年度可分配盈余的70%分配给保单持有人,但具体金额仍取决于公司实际经营状况。

为平滑市场波动带来的影响,分红险设有独特的平滑机制和特别储备的概念。也就是说,投资好的时候,保险公司把部分盈余储备起来,放到“分红特别储备”账户里,在市场整体投资收益不好的时候,拿出来分给大家。这种投资平滑机制让客户每年都有较为稳定的回报。

但需要清醒认识的是,即便有上述机制保障,保单红利仍属于非保证收益,某些年度甚至可能出现零分红的情况。

对于消费者而言,在选择分红险时,应认识到保险产品的主要功能是提供风险保障,不要被高收益所迷惑;在评估保险产品时,应综合考虑保障范围、保费负担、分红潜力等因素,而不是单纯地被宣传的高收益所吸引。

对于人身险公司而言,维持合理的红利实现率区间至关重要。过高的红利实现率虽能短期提振销售,但会影响分红的可持续性;过低的实现率则可能导致客户退保。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平衡短期吸引力与长期稳健性,成为各家公司产品策略的关键考量。

来源:金融时报

作者:孙榕

编辑:吴芳 实习生 刘琴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财富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