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在《报告》中,人民银行进一步明确了我国利差损风险的四大应对思路,包括推行“报行合一”、下调传统险预定利率以及对万能险和分红险的实际结算利率进行压降等措施。
《报告》指出,保险公司资金运用收益率低于有效保单合同平均预定利率时,会产生利差损。利差损在低利率环境下尤为突出,此前部分发达经济体保险行业曾因利差损导致严重亏损甚至出现“破产潮”,相关经验教训值得借鉴。
《报告》介绍,利差是我国人身险公司的主要利润来源。随着近年来利率中枢下移,我国人身险公司资金运用收益率明显下降,但负债成本较为刚性,加之资产久期普遍短于负债久期,人身险公司面临资产收益难以覆盖负债成本的压力。从资产端看,受低利率环境、权益类资产收益不及预期等多重因素影响,近几年保险公司资金运用收益率持续下行。从负债端看,人身险公司保单普遍设定预定利率且期限较长。随着利率下行,准备金补提力度加大。从资产负债匹配看,人身险行业久期缺口还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报告》表示,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发挥保险业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2023年以来,监管部门采取了包括推行“报行合一”、下调传统险预定利率以及对万能险和分红险的实际结算利率进行压降等一系列措施来防范利差损风险。
一是持续推动行业降低负债成本。根据长期利率趋势,推动行业灵活调整各类型保险产品定价利率,缓解负债成本压力,确保长期利差损风险可控。同时,下调分红险和万能险演示利率上限,合理降低客户预期,进一步引导行业降低保单分红和万能险结算成本,防范此类产品的潜在风险。
二是丰富保险产品供给。与传统型产品相比,保单利益浮动的产品保证利率较低,且为保持产品竞争力,在抵御利率风险的同时还提供潜在资产收益分享机制。可适当鼓励该类产品的开发和销售,提高保单利益浮动的产品占比,防范单一产品发展带来的利差损风险。
三是增加长期债券供给。寿险业务本身具有长期性特征,但国内市场上符合寿险资金配置需求的长久期债券供给不足,客观上限制了人身险公司合理匹配资产负债期限的能力。可增加长期限固收类资产供给,改善保险公司资产负债匹配状况。
四是完善人身险公司长期评价考核体系,强化偿二代二期逆周期监管。积极引导保险公司的诸多利益相关方更加重视保险公司的长期业绩表现和潜在价值创造能力。在偿付能力、监管权益资产占比额度豁免等方面,考虑采取审慎的逆周期调节手段,支持行业长期稳健投资,切实维护金融稳定。
来源:央广网
编辑: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