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通讯员 尹湘毅 贺依婷 报道
在距离湖南省怀化罗蒙山脚下的通道转兵纪念馆和恭城书院几步之遥的地方,坐落着通道县县溪镇恭城村村部,琳琅满目的当地特色农产品展示台、智能党建终端、社保和医保缴费银联终端等便民设施整齐摆放在大厅。这个集党务、政务和村民服务于一体的村部是国家开发银行湖南省分行(以下简称“开发银行湖南分行”)贷款支持的全省近万个农村综合服务平台之一。据恭城村村支两委书记王小志介绍,今年5月,开发银行湖南分行又向该村派驻了乡村振兴工作队,和当地村委干部齐心协力,以党建引领发展,用项目推动振兴,切实增强村民幸福感、获得感。
重温党史,共抓党建
“农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开发银行湖南分行工作队进驻以来,联合村两委坚持党建引领,以党史学习教育为抓手,不断强化村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推动基层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工作深度融合。
派驻工作队的当月,该行“一把手”第一时间带队前往恭城村开展基层党史学习教育“微宣讲”,行领导两次赴通道进行乡村振兴专题培训和现场调研;开展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五个到户”(党员联系到户、民情走访到户、政策落实到户、产业对接到户、精准服务到户)便民系列活动,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宣传和传递党的利民惠民政策,修改完善村规民约,推动乡村文明建设;组织开展“学党史,促振兴,攒干劲,办实事”实践活动,带队前往当地党性教育基地现场开展红色教育,重温入党誓词,赴周边各先进模范村学习先进经验,引导党员群众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进乡村振兴奋进的实际行动。
进村入户,排忧解难
为落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驻村工作队在全村逐一核实脱贫户、低保户等重点人群档案,并结合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五个到户”行动逐一登门走访。在恭城村四个片区,登门入户与当地村民围坐谈笑成为驻村工作队的工作常态。走访过后,开发银行湖南分行工作队全面了解各户实情,同时也收集了各类村民诉求,通过召开与镇领导、村两委联席会议,逐一分析并商定解难途径进行分类帮扶,扎实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为筑牢当地疫情防控防线,驻村工作队积极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与村支两委一道积极开展疫情防控政策宣传,联手拉网排查流动人员,严密监控当地涉疫情况。帮助解决农村疫苗接种“最后一公里”问题,全方位做好疫苗接种服务,对行动不便人员专车接送,目前该村疫苗接种率已过90%。
为做实帮扶工作,驻村工作队积极争取爱心人士捐赠资金,重点支持当地教育事业、关爱留守儿童。当地初中原来的篮球场场地为水泥地,篮球课上同学们不仅放不开手脚,还容易受伤。在工作队的推动下,场地换成了崭新的悬浮拼装地板,篮筐焕然一新,原来老旧的看台也重新整修。同时,工作队还不遗余力地以消费帮扶的方式,联合开发银行湖南分行工会和广大员工,多批次购买当地村民的特色大米和农副产品,为当地村民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
深化合作,金融助推
恭城村产业基础薄弱,原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02户370人,占全村人口15.64%。如何奠定和发展村集体优势产业和重点项目、振兴乡村不返贫是工作队思考和探讨最多的问题。“我们驻村的核心目标就是要和村委一道,带动群众增收,实现产业兴旺,做到村有主导产业,户有致富门路。”开发银行湖南分行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这样说。
工作队驻村后立马着手开展村情调研和乡村振兴规划,深入村寨和项目现场,以“一链一园一基地”为目标规划恭城村产业兴旺:利用恭城村为城郊村的优势,村集体在当地市场上建设一个冷链仓储物流项目;利用村里的林地资源丰富优势,流转本地农民的林地,建设百亩黄金梨产业园和千亩黄金茶基地。目前,由工作队联合村两委募集各方资金,共同筹建的首个村集体发展项目——冷链仓储项目即将动工,该项目预计为村集体带来年收益30万元,解决本村就业15人。
同时,开发银行湖南分行积极配合通道县委县政府乡村振兴整体规划,在平台建设、融资担保体系、信用体系、金融服务体系等方面寻找突破口、探索典型案例、不断总结成功经验,力争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金融合作模式。目前该行已为通道县授信近20亿元、放款15亿元,支持全县棚户区改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综合服务平台、红色旅游、生态文化旅游、标准化厂房建设,推动通道县高质量发展。
来源:红网
作者:通讯员 尹湘毅 贺依婷
编辑:吴芳
本文为财富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money.rednet.cn/content/2021/12/13/10549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