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汇局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出台,拉开了资管新规的序幕。如今时间过去一年,随着后续政策的相继出台,银行理财市场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从打破刚性兑付、不再保本,到结构性存款的异军突起,再到理财门槛降低至1万元,外界认为,今年银行理财市场是变化频繁的一年。究竟这一年政策风向有何变化,又对银行理财产生了哪些影响?记者对此进行了梳理。
1
靴子落地,政策相继出台
资管新规的核心目的就是降低和防范金融风险,其主要内容包括四点,一是统一监管标准,二是消除多层嵌套、减少监管套利,三打破刚性兑付,四是规范资金池、降低期限错配、减少流动性风险。
就银行理财而言,最大的变化在于打破理财产品长期以来的刚性兑付,让产品向净值化转型,投资者自负盈亏,防止银行资金池行为,限制非标投资及期限错配,放宽银行投资渠道,保障投资者权益等。
去年11月,资管新规的征求意见稿出台,对于银行理财产品发生风险时的要求是“不得以任何方式垫付”,明确打破刚性兑付,回归投资者风险自担的理性市场。
今年4月,新规正式落地,相比征求意见稿,正式稿在延长过渡期、非标处置、产品计量、产品分级等方面做了相应的修订。
3个月后,中国银保监会就《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并在今年9月正式发布。该文件将理财产品区分为公募和私募理财产品,单只公募理财产品销售起点由5万元降至1万元。随后,各大银行纷纷降低门槛,长沙的银行理财市场也涌现出大量1万元理财产品。
2
八大变化,银行积极应对
这些政策的落地,让银行理财市场在今年发生了一些显而易见的变化。
在理财产品的数量和类型上尤为明显。以往下半年是银行理财产品发行的高峰期。但今年情况不同,理财产品数量开始呈现下滑趋势。据融360监测的数据显示,今年9月和10月为近一年来发行量最低的两个月,其中10月份同比下降8.2%,近一年来首次跌至1万款以下。预计今年全年理财规模增长也将明显放缓。
此外,资管新规意见稿要求,银行不得发行表内理财,这也意味着保本理财要逐步退出理财市场。融360监测的数据显示,保本理财自今年4月份开始持续下降,10月份保本理财占比为26.15%,近一年下降了6.29个百分点。
保本理财要退出市场,但是保守型投资者的理财需求仍然不减,同时银行揽储压力也越来越大。于是,银行借道保本的结构性存款揽储,今年上半年结构性存款迎来了爆发期,规模大幅增长。根据央行公布的数据,2018年9月全国中资性银行的结构性存款规模同比增长45.7%。
理财门槛降至1万元也是一大变化。长沙多家银行纷纷下调理财产品门槛至1万元,不过针对的大多是结构性存款、开放式理财,大部分封闭式预期收益类产品的门槛仍在5万元以上。
3
意识转变 不再闭眼理财
过去在老百姓眼中,银行理财就应该是保本的。虽然理财市场上七成左右都是非保本理财,但是投资者总认为不保本的银行理财也能保本。过去你在银行买不保本的银行理财时,银行员工也都会告诉你,这种产品从来没有亏损过,本金和收益兑付率是100%。
不过自从资管新规发布之后,投资者的风险意识明显提升,现在大家都知道银行理财不能保本了,不能再闭着眼睛买理财了。尤其是理财子公司成立之后,理财产品允许直接投资证券市场,虽然有可能博取较高的收益,但是风险也是显而易见的。
虽然风险系数提高,但在门槛和渠道上,新规则带来诸多利好。1万元理财产品的问世,让银行理财更加亲民。投资者第一次在银行买理财产品,也不再强制在线下网点做风险评估问卷,网上就可以操作。而且理财产品种类将更加丰富。以前大家只能买到封闭式预期收益类的产品,今后开放式、定开式产品将显著增多,今年T+0理财就格外受投资者关注,门槛降至1万元之后,由于货币基金收益太低,有些投资者就将货币基金中的钱转到了T+0理财中。
来源:长沙晚报
编辑: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