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率先推费改产品 新华保险转型效果彰显

来源:红网 作者:通讯员 何珊 编辑:吴芳 2015-11-30 14:52:45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长沙11月30日讯(通讯员 何珊)调整运营结构、加强银保队伍建设、在业内率先推出费率市场化产品,一系列转型举措扭转了保费下滑的颓势,新华保险强势回归上升通道面对激烈竞争的寿险市场,2011年就开启转型之路的新华保险如今已经取得初步成功。新华保险的偿付能力充足率从2010年底的34.99%到今年上半年的245.75%,为历年最高;保费规模增长速度从2011年的3.4%回升到今年前三季度的9.7%。今年上半年新华保险经营业绩和态势更是达到了历史最佳水平。
  
  业绩达到历史最佳水平
  
  日前,新华保险发布了三季报,前三季度盈利86.44亿元,同比增长36.7%,增速远远高于同业平均水平。记者注意到,上半年新华保险业绩就达到了历史最佳水平,上半年利润为67.52亿元,同比增长80%,位居三大上市险企之首,公司经营计划目标也是超额完成。
  
  2011年是中国保险行业发展的一道分水岭。经济形势波谲云诡,高歌猛进了十年的保险业增幅开始放缓,保费首度出现负增长,增员也陷入困境。新华保险同样遇到了困境。2014年,新华保险得以绝地反击,全年保费收入、利润和投资均实现同比正增长,利润增速达45%。全年实现保费收入1098.7亿元,增长6%,连续五年稳居寿险市场前三甲位置。新华保险利润“V”型反转意味着未来公司业绩走上可持续,健康发展轨道,具有成长潜力。
  
  新华保险业绩之所以出现“V”型反转,来源于公司持续不断深化转型改革。面对保险激烈的竞争市场,新华保险不唯“规模”为上,2011年在董事长康典的带领下坚定地进行“1-3-2”战略转型,“1”是以客户为中心,“3”是三大支柱,即坚持现有业务持续稳定增长、坚持变革创新、坚持价值和回归保险本源,“2”是抓住城镇化和老龄化两大机遇。
  
  2014年,新华保险的战略布局被分解为“十大体系、六大平台、三大能力”,并提出了与客户建立“相识、相知、相信、相依”的四相型客户关系。时至今日康典认为,公司的转型历经了开局、序盘,如今这棋局已经走至中盘,转型的效果已逐渐显现,业绩恢复到历史最佳水平便是明证。同时,公司产品结构明显优化,前三季度保险营销员、银保、服务经营、团险渠道占比分别为43.10%、47.35%、8.39%、1.16%,较2014年同期保持稳定,同时,营销员渠道保费占比较二季度上升4.36个百分点,银保渠道下降4.86个百分点。
  
  坚定客户服务为中心
  
  “以客户为中心”是新华保险转型的核心,2015年2月,新华保险召开工作会议,总结了在客户管理、销售模式、产品开发等五大方面取得的实质性进展。
  
  首先是客户管理创新。新华保险“以客户为中心”的战略转型首要任务,就是建立“全生命周期的客户服务体系”,使客户需求能够得到及时甚至提前响应。
  
  其二是销售模式创新。自2014年启动主力银行网银合作模式,新华保险率先在工行网银启动销售活动;其大众富裕项目试点全年实现新单保费同比增长约1.5倍,月均活动率超过70%;中国电信和天津居民健康卡项目的相关系统也在去年正式上线。
  
  其三是产品设计创新。面对费率市场化改革的机遇,新华保险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业内率先推出费改产品——惠福宝两全保险。该产品累计保费收入超过270亿元,后续在个险和银代渠道推出的各种健康险产品、年金型产品的销售成绩也非常理想,成为公司保费的重要支柱。
  
  其四是技术应用创新。公司移动展业销售工具“E保通”PAD全年累计下发量达7.6万台,个险和服务经营渠道承保覆盖率几乎达到一半。目前全系统的600多名查勘人员和绩优业务员已经配备了移动终端,可以通过移动理赔处理简易案件,最快8分钟结案,移动理赔平均时效约30分钟。
  
  其五是客户服务手段创新。新华总裁万峰提出服务创新将引发保险业第四次革命。紧随互联网时代潮流,新华保险加强了微信服务内容,电话中心由传统的语音服务升级为多媒体全面服务,由此全媒体互动服务平台基本搭建完成,网站、掌上新华、E保通、CRM、邮件、短信、微信七大E化服务手段实现互动。

来源:红网

作者:通讯员 何珊

编辑:吴芳

本文为财富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money.rednet.cn/c/2015/11/30/663965.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财富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