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
央行:自2015年5月11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5.1%;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25%;同时结合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3倍调整为1.5倍。
此前降息都引发了各大银行的利率争夺战,它们抢线执行上浮到顶的利率政策。此次虽然浮动上限提高,但央行相关负责人表示,预计金融机构基本不会用足“提升到1.5倍”这一上限。
按照新的存款上限标准测算,各期限存款的上限存款利率,均高于降息之前。例如,一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在本次降息之前为2.5%,如果商业银行按1.3倍上限执行,则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3.25%。本次降息后,一年期定存基准利率为2.25%;如果按1.5倍上限执行,存款利率就达到了3.375%,比降息前的上限利率3.25%还多出了0.125%。
5月11日,记者发现,部分银行官网已将最新存款利率进行公布。虽然利率不降反升,但银行并没有如前几次那样执行上浮到顶的政策;以往“动手较快”的城商行也保持了低调。其中,华融湘江银行和长沙银行均执行了基准利率上浮30%的政策;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均上浮10%左右;广发银行、光大银行、兴业银行上浮20%左右。而且,相比于降息之前,银行利率都有了下降。
记者从各银行对存款利率调整情况进行了解。相关负责人均向记者表示,可能后期会对于存款利率进行调整,但不会1.5倍的定格上浮。
【分析】
为何存款利率不上浮到顶?
揽存压力加大,银行须转型
经济学家宋清辉也表示,本次降息对银行的影响,一是受股债双牛态势延续之资金流入影响,各家银行揽存压力必将进一步加大;二是从长期来看,无风险利率会逐渐趋于下降,银行必须积极转型,如参与中小企业业务等,借以提升银行股的估值水平。“在中国存款利率的市场化改革已经接近收官的背景下,银行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提高定价能力。”宋清辉说。
理财收益会否因降息下跌?
建议选择中长期高收益产品
央行半年内三次降息,理财收益是否也会下跌?兴业银行长沙分行理财经理朱渐介绍,目前银行的理财产品基本保持在5.6%到5.8%之间。他认为,暂时还不会有较大调整,但预计5月末或许会下降到5.3%左右。朱渐认为,针对利率下行,市民应适当调整资源配置,银行类产品可选择中长期的高收益产品,提前锁定当前较高的收益率。另外,股市风险较大,市民应该谨慎入市。记者文乃斐
【股市】
百股涨停潮上演,牛市情绪很健康?
本报长沙讯11日,央行宣布再次降息后首日,沪深股指大涨逾3%,成交突破1.4万亿元。两市股票几乎全线翻红,近300家个股涨停,下跌个股仅11只。
回顾上周,两市股指还似一副“霜打的茄子”,出现连日调整。“市场上周下跌是股指一路急涨至敏感点位、所积聚的巨大调整压力的一次必要释放。直接诱因则是券商主动降杠杆(调低两融担保折算率,提高保证金比例)的操作。”山西证券策略研究员曹玲燕指出,“降息一直在市场预期之内,且本次幅度并不算大。但在当前敏感时点出手,将有效封杀股指进一步下行的空间。”
华创证券宏观研究员钟正生进一步解读称:“两次降准,三次降息的滞后效应,叠加央行定向货币政策工具的不断祭出,或许也会有助于制造业投资在边际上的企稳。如此,稳投资下的稳增长也许可见。”
对于后市,招商证券策略研究员王稹分析:“央行继续维持偏于宽松的货币环境,可以扭转主板短期过度悲观的情绪。市场将在短暂震荡后再次冲击新高,确认牛市情绪仍然健康。”记者黄路
观点
看牛市“菜单”,挑自己的菜
降息了,哪些板块仍值得长期关注?本报记者就此综合了券商列出的牛市“菜单”供参考。
山西证券策略研究员曹玲燕:创业板的神迹,预示了短期市场风向有所转变。相应板块短期内有望强者恒强,再创新高。
华融证券分析师付学军:无论在市场的权重,还是利润情况,银行、证券都是“真老虎”。只是老虎在睡觉,千万别当他们是“病猫”。
平安证券研究员房雷:看好国企改革、互联网+与新能源等。此外,还看好受益于基本面逐步改善的地产和有色等周期股。
来源:红网
作者:黄路 文乃斐
编辑:吴芳
本文为财富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