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一互联网平台推跌停险 业内:品牌营销且有助长博彩之嫌

来源:红网 作者:文乃斐 编辑:吴芳 2015-04-03 08:56:27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长沙4月3日讯(滚动新闻记者 文乃斐)“愚人节”的玩笑不能当真。但趁这个机会,很多商家会在这一天推出些“奇葩”产品。今年4月1日,一款互联网平台推出的保险产品经过微博等社交平台的传播,迅速引起热议。这个生于4月1日的“奇葩”,到底是靠谱的设计还仅仅是玩笑?
  
  随着股市行情高涨,不少新手们都带着发财梦想开始入市,但亏了怎么办?4月1日,投资社交平台雪球网宣布将与大型保险公司联手开发股市跌停险。该险种瞄准股市新手,只允许18岁到30岁的股民购买。
  
  官方说明显示,该保险赔付标准分为ABC三档。A档为单只股票投保金额100元,如果股票在投保期内单日跌停,一次性赔付1万元。B档为投保500元,单日跌停赔付15000元;C档投保1000元,单日跌停赔付2万元。
  
  不少人怀疑这是愚人节的游戏。对此,开发商家称,已经在和多家保险公司接洽,一旦通过审核即可推出。但业内专家认为,跌停险和之前的一些“奇葩险”一样,有违背保险原理之处,监管部门或许难以放行。
  
  有媒体发现,去年的愚人节当天,雪球发布理财产品“情绪宝”,借着愚人节成功地做了一回品牌营销。此次跌停险并未正式推出,只能提前预约。预约的前提是需要下载一款App(手机应用软件),并关注官方账号。这被认为有赚取粉丝之嫌。
    
  股民说
  
  一年150次跌停就回本,不怕赔死
  
  “这样下去还不赔死?”长沙市民龚先生在股市闯荡多年。他分析:若购买市值几块的股票仅一手,不过几百块钱。如果买100元跌停险。一旦该股票在一年内发生跌停,成本不足1000元,但可获得1万元赔偿,额外有9000元的收益。“哪有保险公司会这么做?”不过,龚先生也表示会购买这一产品,“反正也很有趣。”
  
  网友“山里山红”认为这个新险种有一个明显的漏洞。“目前A股有3000多只股票。按最高标准1000元投保,一年内只要有150次跌停就能回本(注:此处成本为3000只股票的投保成本)。”而查询发现,2007年跌停过的股票有1248只,2006年有451只。“照这样,公司肯定会破产。”
  
  回应 后期保险合同会规避漏洞
  
  带着网友的疑问,记者联系到了筹划该款产品的雪球网。其内部相关负责人不赞同跌停险会让保险公司蒙受巨大损失的观点。他说,经过网站的数据统计,除了2007年大熊市以外,其它时间股票跌停的数量都是有限的,“每天最多跌停百来个。”另外,目前网友看到的保险内容并没有涵盖细节。“在后期确定投保的时候,合同约定很多细节,来规避一些恶意套利的漏洞,而且我们接洽的保险公司也具备对产品的把控能力。”
  
  业内说
  
  不符合投保人不获利的规定
  
  据省内一家保险公司的业内人士介绍,新险种要形成精算报告,并向保监会报备。如果在一定工作日内没有收到未通过的回复,则表明可推出。“但推行之后保监会认为不妥,会随时喊停。”同时,该业内人士认为“跌停险”很有可能会难产,因为保险产品要符合投保人只能补偿不能获利的规定,“照现在发布的情况来看,‘跌停险’并不符合上述原则,保监会有理由拒绝和干涉。”
  
  还有分析人士指出,炒股带有博彩性质,赌的是或涨或跌,为这种博彩提供保障很可能进一步放大博彩的风险。
  
  回应 没通过就当是愚人节玩笑
  
  雪球网相关负责人表示,跌停险目前还只是在用户预约阶段,暂时还没有上报至监管部门。而一款新险种的推出,的确要经过监管部门的“放行”。“我们愚人节推出‘跌停险’也算是留了一手。如果实在不能通过,就当作愚人节的玩笑了。”他表示。
  
  不过据该负责人介绍,目前约有2万名网友预约了这款产品。如果产品最终不能推出来怎么办?雪球方面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会给已预约的客户一些补偿。据透露,补偿就是赠送一份有关账户安全的保险产品。记者文乃斐
  
  [回顾]
  
  那些年的“奇葩险”
  
  空气污染健康保险(“雾霾险”):在保监会备案的条款中写明:“保险期间内,自保险期间开始之日起经过保险合同所约定的等待期后,被保险人所在的指定区域的空气质量指标、持续时间等空气污染指标均达到保险合同约定的条件,对被保险人健康造成损害并需要治疗、护理的,给付空气污染健康津贴保险金”。而在销售的保险单上,删除了“对被保险人健康造成损害并需要治疗护理”的内容,改变了备案条款的保险责任。
  
  结果:擅自更改保险条款,触犯《保险法》有关规定,被保监会处以50万元罚款。
  
  赏月险:以当地当晚8点至次日凌晨2点天气播报为准,其中一档保费20元,看不到月亮可获赔40元。
  
  结果:第二年,推出该产品的保险公司首页换成中秋“欢迎回家意外险”。赏月险不见踪影。
  
  贴条险:通过某APP,1元钱购买为期一年的保险;一年内如果被“贴条”,通过APP在线支付,系统自动减去最高100元的罚金。
  
  结果:保监会:“贴条险”不属于保险的概念范畴,并非投保人与被保险人的法律关系,仅仅是利用保险的外衣进行商业宣传;此外“贴条险”并非保险公司经营,其经营主体是一家网络科技公司,不具备经营保险业务的资质;最后“贴条险”是一种不良的服务形式和营销方式,与保险精神不符。
  
  整理/记者文乃斐
  
  [链接]
  
  保险产品不得带有博彩性质
  
  保监会于去年6月下发了《关于规范财产保险公司保险产品开发销售有关问题的紧急通知》。其中第一条规定:产品开发应当符合保险原理。严禁开发带有赌博或博彩性质的保险产品。
  
  去年8月,保监会更是连下5道监管函,其中包括“世界杯遗憾保险”等包含博彩性质的险种被勒令下架。监管函也再次强调,“(保险公司)应根据市场实际需求合理创新,不得开发销售博彩性质产品;保险产品的命名应当清晰明了,且与保险责任紧密关联,不得进行恶意炒作”。

来源:红网

作者:文乃斐

编辑:吴芳

本文为财富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money.rednet.cn/c/2015/04/03/668481.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财富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