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欧光伏谈判达成价格承诺 中国能保持在欧盟60%市场份额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黄玫 廖婷婷 编辑:吴芳 2013-07-29 09:06:01
时刻新闻
—分享—

  据新华社广州7月28日专电(记者 黄玫 廖婷婷)中欧贸易史上金额最大的贸易争端——中欧光伏案,经过双方艰苦、细致的谈判后“峰回路转”,达成最终的价格承诺方案。业内专家表示,双方就争端达成价格承诺方案,中国将避免在8月6日起被征收47.6%的高额关税,为光伏企业保住了重要的欧洲市场。但出口数量如何在国内企业间分配,将成为新的问题,光伏产业未来将在复杂的环境下加速整合。

  举世瞩目的中欧光伏贸易争端终于“尘埃落定”。业内人士认为,中欧光伏产品贸易争端的妥善化解,维护了双方光伏产业利益,是互利双赢的结果,有利于中欧光伏产品贸易稳定有序发展。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主任陈惠清告诉记者,最终谈判的价格控制水平不对外公布,而出口数量的配额如何在国内企业中分配,还在研究阶段,不便透露。但是,大多数企业对此是满意的,通过这样的贸易安排,企业能保持合理的出口份额。总体来说,中国还能保持住在欧盟60%的市场份额。

  一旦有了出口数量的限制,国内企业如何“分享”和“争夺”这为数不多的出口资源?不少业内人士均表示,在此方案下,企业间将出现更激烈的竞争,大厂对欧出货的下滑有限,但小厂将会出让更多的市场份额。深圳中电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光伏业务部副总经理梁俊民担忧地说,一旦给定了配额,国内的企业可能会为之“打架”,结果很可能就是大企业得到绝大部分蛋糕,没有参与调查的中小企业没有配额,即使有也是杯水车薪,很难维持生存,欧洲市场还是得放弃。

  但有业内人士提醒,在产能过剩没有根本改变的大背景下,国内的光伏产业还将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处于加速洗牌和行业调整阶段。

  “现在国内需求已经无法消化中国的光伏产能,未来10-20年内,产能需求不会有太大变化,但总体产能将缩减,最终保持相对平衡状态。”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任浩宁认为,未来的市场格局会是,上游多晶硅企业数量大幅减少,形成5到6个多晶硅集团,中小企业淘汰;中游形成4到5个电池组件集团;而下游将有数量相对多的光伏电站建设、设计和运营企业。

  相关新闻

  嘴仗暂停,光伏股或咸鱼翻身

  本报讯(记者 彭翔)记者发现,自6月初欧委会公布对中国输欧光伏产品反倾销调查初裁结果后,A股光伏板块跌势凶猛,而随着贸易争端的协商解决,相关概念股有望触底反弹。

  今年,由于相继遭到欧美反倾销调查,加之国内光伏行业无序发展,造成国内光伏行业产能的严重过剩,而A股光伏板块个股年内跌幅巨大。以曾经的光伏概念股龙头股超日太阳(002506)为例,其股价在2011年一度冲上52.8元/股的高位,而截至上周五收盘仅有2.79元/股。今年6月,欧委会公布对中国输欧光伏产品反倾销调查初裁结果,决定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临时反倾销税。此消息一出,A股光伏板块个股立即全线下跌。随后,国内出台巨额补贴政策扶植,才稳住了光伏股的股价。

  分析人士认为,目前A股光伏板块最大利空已被化解,加上国内政策的扶植,行业底部正在慢慢形成,相关概念股有望走出触底反弹的行情。按照产业链对光伏上市公司进行划分,首先是上游多晶硅料企业,包括特变电工(600089)、中国中冶(601618)、江苏阳光(600220)、乐山电力(600644);中游包括单晶硅片,包括隆基股份 (601012)、中环股份(002129);多晶硅片公司包括东方日升(300118);光伏企业的下游,主要包括中利科技(002309)等,逆变器的阳光电源(300274)、科士达(002518)、国电南瑞(600406)等。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黄玫 廖婷婷

编辑:吴芳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财富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