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有大的自然灾害发生,我们就担心多年付出血本无归。现在有了楠竹保险,可算是解决了种植户的后顾之忧,我们可以放心扩大楠竹种植啦。”11月19日,作为首单投保楠竹种植保险的客户之一,桃江县憨哥竹笋专业合作社陈老板面对记者如此感叹道。
近年来,中国太保产险益阳中支坚持保障服务与资金支持双轮驱动,大力推动乡村振兴、碳达峰碳中和等重大战略实施,积极服务“三农”发展,保障竹产业等支柱产业发展壮大,在加快推进现代化新益阳建设中彰显保险作为,取得了显著成效。
因势利导,撑起产业“保护伞”
桃江县是湖南省政府《关于加快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文件中的重点发展区,拥有竹林115万亩,面积居全国第三。多年来,依托独特资源禀赋,竹加工产业发展成为桃江县的重要支柱产业。目前,全县共有竹业企业248家,已开发17大类400多个产品,实现从竹笋、竹头到竹干、竹尾、竹屑的“全竹利用”。
为解决近年来由于竹产品市场萎缩、竹原材料价格下降等原因而导致竹农收益逐年下降、竹林抛荒严重甚至出现大面积荒弃林等新问题,中国太保产险益阳中支坚持以“用心承诺、用爱负责”的服务理念,积极响应国家培育千亿竹产业的战略部署,依托桃江县自身资源优势,先后推出林木综合保险等,利用保险建立桃江竹产业自然风险与社会风险联合抵御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2020年以来,中国太保产险益阳中支承保楠竹保险保障金额达3亿元,承保面积达39.15万亩,单位保障金额达800元/亩,累计理赔金额达1100万元,年均为百余名农户带去风险保障,强力保障了群众的财产安全及生活水平。
创新服务,织牢“三农”保障网
今年夏季,受天气炎热影响,桃江县出现大量竹蝗,规模十年之罕见。蝗虫侵蚀了农险带和居民生活区,给百姓群众造成了困难。为了最大程度减轻农业损失,中国太保产险益阳中支面向承保农险乡镇摸排受灾情况,立即派出工作小组,查看受灾现场,走访受灾群众,深刻了解到此次蝗灾带来了巨大经济损失,并且将具体情况汇报至中国太保产险湖南分公司,申请用于防治竹蝗工作的捐赠款项20万元,助力桃江救灾及后续工作顺利开展。
应对天气、市场等不确定因素,中国太保产险创新推出了天气指数保险、价格指数保险、收入保险、“保险+期货”等创新型产品,建立了农业保险多元化产品体系,有效提供适应多需求的特色险种。截止10月30日,中国太保产险益阳中支累计为1336余户提供农业特色险种风险保障3307万元,承保农险险种达12个,7个县、区均有承保农业保险,涵盖种、养、林三大产业,包含中央大类险种、地方政策性险种,支付理赔款4817万元,惠及农户5349户。
主动服务,拓展惠民防护圏
“感谢政府和太平洋保险的大力帮扶,让我们对生活又有了希望。”近日,中国太保产险益阳中支工作人员到大通湖区杨女士脱贫户家中开展“防贫保”理赔回访时,贫困户对“防贫保”政策赞不绝口。
来自大通湖区千山红镇的杨女士,因疾病缠身,多年的病情已经使这个从事务农为生的家庭入不敷出。危急之时,一名保险公司的职员敲开了杨女士的家门。原来,当地政府早就为本地居民参保了“防贫保”。这份保险由各地政府与中国太保产险签约合作,通过“群体参保、基金管理、社会经办、阳光操作”的模式,可以在困难群众未贫将贫时“拉一把、托好底”。得知杨女士一家情况后,“防贫保”专员赴现场查勘、收集理赔资料,为他们送去了9万元理赔救助金。
近年来,中国太保产险益阳中支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在乡村地区开展人寿保险、健康保险、意外保险、大病保险、惠民保、防贫保等普惠保险项目,保障农民健康,防范脱贫农民返贫风险,帮助农村居民实现收入稳定增长。为确保“防贫保”全面覆盖,工作人员主动深入乡镇、村组积极开展政策宣传活动,确保村不漏户、户不漏人,做到应保尽保。在不增加当地政府财政负担、群众经济压力的基础上,将“因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不能外出务工导致群众减收”等内容纳入“防贫保”承保范围,将惠民服务送到群众家中。2023年,中国太保产险益阳中支为55万人提供防贫保障,让“防贫保”为群众撑起“防护网”,守牢严防致贫返贫底线,护航乡村全面振兴。
来源:益阳日报
作者:李胜利 通讯员 文芳 张佩
编辑:肖娟 实习生 郭雅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