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真好,还主动上门采集信息给我们纯信用贷款,多亏了你们的金融支持,帮助我顺利完成了‘退草还耕’转型。白溪村村民老李拉着郴州农商银行信息采集小组成员的手开心地说道。
白溪村位于美丽富饶的郴州市东北面,距郴州市33.6公里,郴州大道东西贯穿该村。在上世纪80年代末,白溪村根据当地生产条件将农田水稻产业转型苗木、草皮种植。随着该作物的社会需求不断提高,村里的种植户从开始的几户扩大到全村各组各户。当时,还是信用社的郴州农商银行也在为其转型发展积极提供金融助力。
经过三十多年的辛勤耕耘,草皮和苗木种植成为该村的支柱产业,白溪村也由此成为全市闻名的依托草皮种植富裕起来的小康村,但同时该村的土地耕种也呈断层式消失。
2020年,白溪村积极响应党中央保护耕地红线的号召,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实施“退草还耕”。主要经济作物又恢复到水稻、旱粮等,全村近3000多亩的草皮退出历史舞台。为进一步鼓励当地百姓加快转型,在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村委会成立了“支部农场”,专职种粮大户与农户全方位合作与协调,通过与种粮大户及收购方签订协议,既保证种粮大户良好的营商环境,又为农户销售保驾护航。
此时,郴州农商银行也按照政策,主动对接白溪村产业转型,派驻信息采集小组进驻白溪村组采集农户信息,以最快的金融速度满足村内百姓的金融需求。截至2021年12月末,郴州农商银行对该村21个小组进行了采信,采信面达到99.8%,授信金额8200万元。为该村“退草还耕”转型、保持“一稳双增”提供有力的金融保障。切实用“金融活水”助力处处“草郁葱葱”的白溪村变为处处“金光灿灿”稳产增收增效的白溪新村。
几十年来,郴州农商银行与白溪村一同见证了彼此的历史转型,下阶段,双方将以“福祥驿站”“金融三员”为依托,进一步加强互动合作,实现共赢发展。
来源:红网
作者:通讯员 曹晓红
编辑:吴芳 实习生 安桢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money.rednet.cn/content/2022/01/12/10765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