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发行市场表现平平的中短债基金,今年以来成为新发基金市场的热门品种。
截至8月21日,目前市场正在发行的、已审批待发行的中短债基金合计达27只,远多于去年同期的16只。另有17只中短期债券基金正在排队等待监管部门下发“准生证”。在整个新发债券基金里,已发行和已审批待发行的中短债基金数量多于债券指数型基金的10只、其他债券基金的9只,少于可转债基金的63只。
中短债基金是纯债基金的细分品种,在国内的发展已超过12年。相比货币基金,中短债基金可投资1年至3年期债券品种,货币基金主要投资周期为3个月至6个月。因此,从票息或持有期收益来看,中短债基金收益率曲线高于货币基金,又能够保持一定的流动性。同时,在货币政策相对宽松的环境下,中短债基金可通过加大杠杆比例,获取债券票息与资金成本的价差。
联泰基金金融产品部总监陈东认为,中短债基金的久期稍高于货币基金,并且用市值法计价,在利率下行的环境下,可获取资本利得。由于新的监管政策对基金产品的底层标的有穿透要求,因此机构投资者特别青睐投资中短期债基以及指数型债券基金。
长量基金资深研究员王骅表示,基金发行和申报存在时滞,目前发行的产品可能是此前上报的,近期才获得批文。2018年短债表现亮眼,同时债市整体行情从去年一直延续到现在,加上宽松货币环境导致货币基金收益率并不理想。短期内,短债基金有望继续获得一定超额收益。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分析师雷昕认为,在货基收益率持续下行阶段,投资者要实现资产保值增值,需要寻找替代产品。在此背景下,部分公募基金公司把握住契机,开始布局风险收益特征在货币基金和中长期纯债型基金之间的品种——中短债基金,可以简单把它理解为货币基金增强版,投资久期上较货币基金而言有较大幅度的提升,但大部分控制在1年以内,投资品种也相对更多元化。
中短债基发行火爆的同时,产品同质化问题逐渐凸显,新发基金的募集规模也出现明显下降。截至8月15日,年内新成立的短债基金的平均首募规模低于2018年同期短债基金平均6.19亿元的首募规模。具体来看,共有6只短债基金(份额合并计算)首募规模即超过50亿元,但从成立时间来看,6只产品均成立于2019年之前。今年以来,首募规模最大的短债基金为富国短债,成立规模约为41.1亿元。此外,中泰蓝月短债和财通资管鸿运中短债的首募规模也超过30亿元,而规模在2亿元至3亿元区间的产品则多达10只。
一家大型公募基金内部人员表示,目前部分公募基金公司并不看好短债基金的长期收益,但银行渠道对于发行该类型产品的需求较大。在发行过程中,基金公司也可能因为担心产品无法实现客户预期的高收益而对规模进行控制。投资者喜欢追涨杀跌,才导致大量资金涌入中短债基金。
博时安盈债券基金经理黄海峰认为,货币政策有望维持稳健偏松,流动性合理充裕是目前债市主要驱动因素,中短债基金受宽松流动性影响较大,配置价值凸显。中短期债券受宽松流动性影响较大,配置价值突出。长债方面,宽货币到宽信用的传导是关键因素。一方面,资管新规下信用债融资和影子银行大幅萎缩,宽信用的渠道依赖表内,在广度和深度上不及以往;另一方面,政策陆续出台,一部分发达经济体收益率仍处上行阶段。综合来看,债券市场整体处于温和牛市,收益率有下行空间。(记者 周 琳)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周 琳
编辑: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