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学子们走入果园,感受金融扶贫带给贫困县老百姓们的能量与希望。
在建行金湘通POS机金融服务点,建行学子们向当地村民介绍POS机的功能及使用方法。
建行学子们深入企业,利用所学知识为企业宣讲金融课程。
红网时刻8月20日讯(记者 刘驰锋)“哪里需要普及金融知识,哪里就有建行大学的课堂,哪里就有建行人的身影。” 建行湖南省分行株洲茶陵支行实践学生陈慕天在走访株洲市茶陵县下东乡齐心村的“村口银行”金湘通POS机金融服务点后感叹道。
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新金融人才产教融合联盟实践,搭建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平台。7月11日,建行湖南省分行“金智惠民—乡村振兴”高校学子暑期下乡实践活动正式启动。
一个多月过去了,455名高校学子带着领口上的泥土芬芳,犹如希望的火种,在全省87个县域分行机构燃出熊熊金融扶贫之火。
据统计,截至目前,学子们已深入乡村1059个,走访农户5930户,“村口银行”服务1326次,走进中小企业190家,提交调查问卷3227份,金融知识宣讲325次,完成调研报告38份。
筑梦乡村振兴的青春力量
下乡之前,陈慕天对“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的意义知之甚少。但通过走访实践,她脑海中所有的金融知识既被颠覆了,也更加深刻了。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激励加强普惠金融服务,切实使中小微企业融资紧张状况有明显改善,综合融资成本必须有明显降低。
多年来,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存在很大矛盾,金融机构网点少、服务弱等问题,限制了农村经济发展。“金湘通POS机金融服务点就很好地满足了这一需求,” 陈慕天表示,她实践的第一站便是齐心村的金湘通服务点——景阳超市,“通过查看POS机交易情况,除了取现功能,POS机所具备的民生缴费功能很少被使用,”询问超市老板后得知,当地村民大多不知道如何使用POS机进行缴费,她立马向村民们介绍了POS机的九大功能及使用方法。
“以前取现金都要到镇上的银行取,极为不便。现在有了POS机取现方便多了,而且知道怎么操作代缴费功能之后,以后就更方便了。”听到村民们的反馈,陈慕天的脸上笑开了花, “一个小小的POS机就能为当地老百姓带来如此大的便利,这些知识是我在学校学都学不到的。”
来自建行湖南省分行浏阳支行实践生张阳走访的是位于浏阳市金刚镇的茶油厂。据支行经理介绍,镇上绝大部分的企业发展之所以困难,都是因为缺资金、缺渠道。而如果只通过毫无指导意义的所谓“金融扶贫”,对于企业主来说毫无作用。
“那怎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扶贫呢?”带着疑问,张阳详细了解了建行善融商城在为企业解决产品销售渠道上所起到的作用,“通过善融商城,企业可将产品在平台上进行线上销售,拓宽销售渠道,让利润更快地回到企业,实现企业良性发展,”张阳也体会到,金融扶贫的意义在于要将与社会发展脱节的贫困地区拉入到市场环境中来,让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填补其在实现产业脱贫过程中的先天缺陷。只有这样,企业才能获得长足发展。
推动金融服务与人才培养双下沉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要大力推进农村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金融资源进入农村市场,增加金融服务供给,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好金融基础。这就要求金融机构必须加大农村金融网点覆盖,提高农村金融机构服务能力,提供更多的普惠金融服务,探索多元化金融供给。
而进行此次高校学子下乡实践活动,正是建行湖南省分行充分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推动金融资源、服务及青年人才培养双下沉所做出的重要探索。
活动中,学子们或走进乡间地头开展“金智惠民—乡村振兴”宣讲;或深入惠农服务点,让广大农村群众享受到便捷优质的金融服务;或走访小微企业,了解企业发展痛点,利用所学知识帮助企业更好地使用金融工具;或走进当地学校,鼓励学生勇敢实现梦想,用实际行动打通金融服务、人才培养、乡村振兴的最后一公里。
下一步,建行湖南省分行将继续完善机制,坚持长期化、品牌化运作,持续优化完善实践活动,努力将其打造成为一个具有影响力的公益教育品牌和一个成效显著的产教融合实践平台。
同时,还将组建由高校教授、部门负责人、业务骨干及建行大学学子组成的专项课题研究组,就相关乡村金融课题开展研究,为破解乡村振兴热点、难点问题上提供金融解决的实招和硬招。
来源:红网
作者:刘驰锋
编辑:吴芳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