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央行:征信系统升级优化仍在进行中 无明确上线时间表
红网时刻4月22日讯(记者 肖娟)今日上午,记者从央行官网了解到,备受关注的央行征信系统升级优化(即二代征信系统建设)仍在进行中,无明确上线时间表。目前,金融机构和社会公众查询的信用报告没有变化,不是所谓的新版信用报告。
之前,有消息透露,新版征信将纳入更多公共机构信息,如水费、电费、话费等欠缴信息。这也被解读为拖欠水电费将纳入个人征信,引发部分消费者的焦虑。
长沙岳麓区一市民表示:“我的一套小房子出租几年了,平时水电费信息都是发送到我手机上,我再转给租客。如果租客拖欠水电费,是否会影响我的信用记录?”
今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有关负责人就征信系统建设答记者问表示,目前,征信系统尚未采集个人水费、电费缴费信息。
与现行信用报告的模版一样,新版信用报告设计了水、电、电信等公用事业缴费信息的展示格式,但在实际采集时,征信中心将与相关数据源单位协商,并将严格落实《征信业管理条例》第十三条“采集个人信息应当经信息主体本人同意,未经本人同意不得采集”规定,在数据源单位取得信息主体授权同意后才报送数据。
前期,记者从一业内人士了解到,征信系统采集水费、电费等缴费信息并不是针对个人,主要是针对企业、机构,因此,个人消费者并不会受到影响。
“仅就本次升级而言,由于升级前后向征信系统报送数据的机构和数据种类没有大的变化,因此,对个人经济生活的影响不会发生太大变化。”上述央行征信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
虽然新版征信没有搜集个人水电费欠缴信息,但采集“先消费后付款”的公用事业缴费信息,央行认为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借款人的偿还意愿。因此,消费者仍不能掉以轻心,需珍惜自己的“经济身份证”。
从我国情况看,目前仍有4.6亿自然人没有信贷记录,即通常所说的“征信白户”。对这部分人群,在征得其本人同意的前提下,采集“先消费后付款”的公用事业缴费信息,有助于帮助更多缺少信贷记录的个人建立信用记录,帮助放贷机构评估其信用风险,促进其获得融资、降低融资成本。
2006年,央行曾与原信息产业部联合发文合作,采集个人电信正常缴费和欠费信息,其中欠费信息只采集欠费2个月以上的信息。在严把数据质量关的前提下,此类信息采集工作在各地谨慎推进。
来源:红网
作者:肖娟
编辑:吴芳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