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暴露有所增加
2018-11-12 10:24:55 字号: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暴露有所增加

经济日报记者从多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获悉,今年以来金融体系的不良资产暴露有所增加,业内普遍认为整个不良资产市场规模较大,风险化解任务依然较重。

与此同时,今年二季度以来,不良资产市场逐步回归理性,不良资产包价格开始有所回落。

监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77万亿元,较上季度末增加685亿元;不良贷款率1.75%,较上季度末上升0.003个百分点;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96万亿元,较上季度末增加1829亿元;不良贷款率1.86%,较上季度末上升0.12个百分点。

此外,从近期多家上市银行发布的三季报来看,虽然四家国有大行的不良贷款率环比均未上升,但不良贷款余额均有所增加。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中小型城商行、农商行的不良贷款率上升较快。

多位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从不良资产暴露的区域上看,东北、环渤海、西部地区的不良率仍呈上升趋势,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则出现下降。

从行业看,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的不良率仍较高,房地产行业将进一步重构,市场集中度有望进一步上升。在本轮针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下,中小规模房地产企业的风险可能会凸显,受资金压力和需求影响,其后续经营压力将进一步加大。

此外,在深度结构调整的压力下,以钢铁、煤炭为代表的产能过剩行业不良资产也将加速暴露。

至于不良资产暴露增加的原因,上述负责人认为,一方面目前各大商业银行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起到了风险稀释和市场出清的作用;另一方面,处置“僵尸企业”、推进国企去杠杆、加强地方债务管理和金融业穿透式监管,以及房地产行业持续调控、短期内信用风险可能持续释放,这些因素均加速了银行不良资产的进一步暴露。

与不良资产暴露增加相伴随的是,今年特别是二季度以来,不良资产市场逐步回归理性。“就中国东方的收购情况看,今年一季度资产包平均对价为45%,三季度平均对价则为38.9%,较2017年末回落10%左右。”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业务管理一部总经理助理钟彬说。

他表示,前期为了追求市场份额,部分市场主体采取高价抢包的竞争策略,推高了收包成本,破坏了行业生态,还有可能埋下新的不良风险,背离了隔离银行业风险的初衷与宗旨。

在非理性哄抢不良资产包后,今年一级市场部分参与主体的购买能力趋于饱和,下半年不良资产市场逐渐回归理性竞争、有序发展,投资者对于高价不良资产包的观望情绪增加,更加注重对资产价值的判断和科学定价,尽职调查比以往更充分,估值报价更趋审慎。

“从我们掌握的不良资产包邀标情况来看,今年上半年,中国东方共收到金融机构在公开市场推包470余个,本金合计2944亿元,资产包金额较2017年上半年增长73%。”钟彬说,全辖各分公司上半年参与尽调收购的不良资产包本金金额近2100亿元,参与的份额占比约为71.3%。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三季度,中国东方收到的推包金额为今年以来最高,超过同年每个季度。具体来看,该公司共收到金融机构在公开市场推包359个,本金合计2207.6亿元。

“今年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的第一年。前三季度,银行业共处置不良贷款1.2万亿元,同比多处置2300多亿元,其中利用拨备核销达7000多亿元,同比多核销1900多亿元。”中国银保监会相关负责人说,目前银行业不良贷款仍然控制在2%以内,保持在比较稳定的水平。

该负责人表示,还将继续督促银行综合运用现金清收、批量转让、资产证券化、债转股、损失核销等多种手段,加大不良资产的处置力度。

来源:经济日报

编辑:吴芳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